案件核心判决 - 香港高等法院下令由中国恒大清盘人全面接管许家印的全球个人资产,并史无前例地将其通过离岸信托持有的财富纳入接管范围[1] - 法院认定许家印将资产转移至离岸信托的行为属于“欺诈性转移”,裁定信托隔离失效[8] - 此次判决被视为对富豪通过“海外信托”避债模式的精准打击,具有里程碑意义[1][22] 被接管资产详情 - 接管范围涵盖许家印名下所有个人财产及实际控制公司,包括房产、游艇、飞机、豪车及离岸公司股权与银行账户[2][6] - 实物资产包括香港、伦敦、洛杉矶等多地豪宅,两艘豪华游艇,两辆劳斯莱斯幻影轿车,以及三架公务机和客机[2] - 离岸公司股权和银行账户资金总额估计高达77亿美元[6] 法律原则与“穿透”依据 - 法院裁决的法律基石是“欺诈性转移”原则,即旨在损害、延迟或欺骗债权人的资产转移行为无效[9] - 法院追溯信托设立时间点,认为在债务人资不抵债或濒临破产时转移资产,构成“故意赖账”[9][15] - 法院关注信托实质,若设立人仍对信托资产拥有实际控制权,则可能判定为“假信托”,失去法律独立性[11][12] - 许家印的“技术性离婚”与信托安排被法院认定为强化“欺诈意图”的证据[10] 事件时间线与追讨程序 - 追讨程序环环相扣:2024年1月香港法院下令中国恒大清盘,2024年3月清盘人开始追讨约60亿美元分红和酬金,2025年4月清盘人申请接管其个人资产,2025年9月16日法院正式批准接管并发出全球禁制令[16] - 后续动作包括接管团队建立“资产追踪-变现-债权人分配”全流程机制,并与开曼群岛、BVI、英国等地法院合作启动跨国司法程序[16] 市场与行业影响 - 对债权人而言,77亿美元资产相对于恒大2.4万亿港元总负债虽杯水车薪,但境外票据持有人和银行或能优先收回部分资金[19] - 对购房者而言,被接管资产属许家印个人,与楼盘项目公司分开,烂尾楼复工短期内难以直接受益[19] - 对其他富豪和企业主而言,“高负债、高分红、出事前突击设信托转资产”的做法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市场审查[19] - 该事件可能推动中国内地加快出台个人破产、跨境破产协作、反欺诈转移资产等相关法律[21]
史无前例!许家印海外信托被穿透,77亿美元资产被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