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恒大(03333)
icon
搜索文档
恒大夏海钧被找到,现身美国加州,12岁儿子就读加州私立学校
搜狐财经· 2025-11-21 16:12
2007年,夏海钧受许家印之邀,正式加盟当时正处于高速扩张前夜的恒大集团,出任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二把手"。许家印看中的,正 是夏海钧在资本市场与企业管理方面的深厚功力。 就在夏海钧加入的第二年,也就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席卷而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也随之进入寒冬。 恒大因前期扩张过快,资金链骤然紧张,原本计划的上市进程被迫暂缓,公司一度陷入严重的经营危机。 在这场风波中,夏海钧展现了他作为核心管理者的冷静与果断,协助许家印四处奔走,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调整开发节奏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带领恒大渡 过了难关。 彼时的恒大,正雄心勃勃地筹备香港上市,意图借助国际资本市场的力量,为企业规模的几何级增长插上翅膀。 夏海钧凭借其专业能力,开始在公司的战略规划、财务管理和资本运作等核心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2009年11月5日,恒大地产终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 上市当天,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将创始人许家印一举推上了我国内地首富的宝座。这一刻的荣耀,离不开夏海钧在背后长达两年的运筹帷幄。 此后十余年,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恒大开启了堪称疯狂的扩张模式。 从住宅开发到文旅、健 ...
破产清算!恒大每辆车约亏1亿元,许家印成车圈笑柄
搜狐财经· 2025-11-21 07:31
破产清算进展 - 恒大新能源汽车(天津)有限公司被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破产及清算呈请,该公司是恒大汽车唯一生产基地天津工厂的拥有人 [3] - 恒大汽车天津工厂自2024年1月起已陷入停产状态,破产清算意味着其核心生产资产将被处置 [4] - 此前恒大汽车上海附属公司于2024年4月被指定管理人负责破产清算,广州公司于2024年6月被裁定破产重整,南沙工厂土地被收回 [5][6] 财务亏损状况 - 2019年至2023年,恒大汽车净亏损额分别为44.26亿元、73.94亿元、562.7亿元、276.6亿元、119.3亿元 [10] - 2024年上半年恒大汽车亏损202.56亿元,五年半累计亏损近1100亿元,预计总亏损可能超过1400亿元 [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恒大汽车累计交付超过1429辆新能源汽车,平均每交付一辆车亏损近1亿元 [12] 造车战略与投入 - 许家印于2019年提出"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15字造车策略 [7][9] - 公司投入四五百亿元资金进行全球收购,包括瑞典NEVS、日本卡耐新能源、瑞典科尼塞克、湖北泰特机电、英国Protean电机等产业链企业 [9] 母公司影响 - 控股股东中国恒大已于2024年8月25日被港交所宣布除牌退市 [14] - 恒大集团总负债高达2.4万亿元 [14]
无人出价,已流拍!烂尾的长沙恒大童世界项目流拍了!
搜狐财经· 2025-11-19 21:05
近日,京东资产交易平台披露信息显示,长沙恒大童世界项目下属的三宗娱乐康体用地正式挂牌出让。 这三宗地块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总用地面积达 172015.42 平方米,起拍价定为 3.54 亿元。 就在前天,该项目的拍卖结果出炉:无人出价,已流拍。 2016 至 2017 年间,恒大在长沙大王山片区竞得多宗土地,开发了长沙恒大文化旅游城、恒大滨江左岸 等住宅项目。 作为恒大首个童世界项目,长沙童世界于 2017 年 1 月正式动工,原计划投资 500 亿元,规划建设恒大 童话世界、桐溪古镇(含商业街、美食街、酒吧街)、温泉小镇、影视文创基地、欧式城堡酒店及大型 珍稀植物公园等多元业态,但后续恒大童世界、恒大足球世界等核心配套均陷入停工。 目前,长沙童世界入口主城堡、儿童剧场、旋转木马、自控飞机、秋千单体、旋转舞车主体结构已基本 完工,儿童房约建有3004平方米基桩工程,很多设施已经生锈。 需要关注的是,上述标的需整体拍卖。建安工程报建图与施工图存在不一致情况。 本次拍卖涉及到长沙湘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与长沙恒大童世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恒大童世界集团有限 公司、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早在20 ...
长沙大王山恒大童世界项目三幅地块被法拍:17.2万平米,起拍价3.53亿元
凤凰网· 2025-11-14 17:19
拍卖标的为坐落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的三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地上在建工程、附着物,位于长沙恒大童世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名下, 不动产产权证号为:湘(2025)长沙市不动产第0302758号、湘(2025)长沙市不动产第0302788号、湘(2025)长沙市不动产第0302775号。 11月14日,据京东资产交易平台披露的信息显示,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三宗娱乐康体用地正在以约3.53亿元的价格拍卖。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宗地块均为长沙大王山恒大童世界项目下属地块。 长沙大王山恒大童世界是恒大集团的首个童世界项目,于2017年1月正式开工,原计划投资500亿元,打造恒大童话世界、桐溪古镇、温泉小镇、 影视文创基地、欧式城堡酒店、大型珍稀植物公园等,总共占地超6000亩。项目运营主体为长沙恒大童世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由童世界公司持 股约90.56%,深圳市坤行六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约9.44%。 从规模来看,三宗土地总用地面积为172015.42平方米,其中宗地一70943.75平方米,宗地二42508.06平方米,宗地三58563.61平方米。 根据评估报告,在建工程包括入口主城堡(148420平 ...
长沙恒大童世界地块3.5亿被拍卖 昔日“顶级主题公园”梦碎
新浪财经· 2025-11-14 11:41
项目核心资产拍卖 - 长沙恒大童世界项目三宗核心娱乐康体用地及地上在建工程被司法拍卖,总面积17.2万平方米,起拍价3.54亿元,较评估价5.05亿元折价近30% [1] - 拍卖资产处于“在建工程停滞”状态,地上附着物仅完成基础施工,尚未进入主体结构建设阶段 [2] - 此次拍卖源于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是恒大债务危机深化与司法处置加速的结果 [5] 项目历史规划与现状 - 长沙恒大童世界项目于2017年高调启动,原规划总占地超6000亩,计划总投资高达500亿元,定位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童话神话主题乐园 [2] - 项目采用“文旅+地产”模式,周边配套住宅项目恒大文化旅游城曾在2020年1-9月实现商品住宅销售额33.76亿元,登顶长沙销冠 [3] - 原规划预计项目落成年游客量超1500万人次,年消费总额超200亿元,但自2021年恒大流动性危机暴露后项目戛然而止 [3][4] 恒大整体债务与资产处置 - 根据香港法院清盘报告,截至2025年7月31日,清盘人收到债权总额约3500亿港元(450亿美元),但目前变现金额仅20亿港元(约2.55亿美元),偿债缺口巨大 [6] - 恒大自2021年违约后通过多种方式处置资产,例如香港元朗地块以6.37亿美元出售,较其总成本超89亿港元缩水幅度超过60% [8] - 2025年以来资产处置进入由清盘人主导的阶段,接管范围包括许家印通过离岸公司间接控制的资产,资产处置周期因债务复杂度高而可能较长 [8][9] 市场环境与资产价值 - 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商业文旅用地估值走低,长沙童世界拍卖30%的折价率体现了市场对文旅项目变现难度的预期 [6] - 项目停工多年且存在工程滞后问题,接盘方需承担高昂改造成本,加之文旅项目回报周期长,市场接受度有限 [6]
中植系判决开始,解直锟遗产继承人直面四千亿债务
中植系案件判决进展 - 中植系旗下核心财富管理平台大唐财富的上海分公司原高管于某,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3] - 于某在5年间带领团队向359名客户销售定融产品20.7亿元,其中未兑付本金为4.1亿元,其个人税后收入为139.8万元,退缴约84万元[5][9] - 此案是中植系爆雷后首个针对理财顾问高管的实刑判例,被视为后续案件量刑的借鉴,已有近100人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49人分批接受审判,16人已进入司法程序[6][9] 中植系与恒大系案件规模对比 - 中植系暴雷后负债本息规模超4200亿元,涉及近5000家企业客户及众多个人投资者[9] - 恒大系案件则缔造了2.4万亿元负债,涉及160万套烂尾房,其创始人许家印涉嫌非法集资超4000亿元、行贿超2亿元、虚增收入5640亿元等多项罪名[13][19] -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及,已指导对“恒大系”案件42人、“中植系”案件49人审查起诉[6] 恒大系案件处理预期 - 许家印已被处以4700万元顶格罚款并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其多项罪名已查实并被移送起诉[13] - 法律分析指出,根据数罪并罚原则,许家印若无新的重罪,很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左右[14] - 恒大系追责范围广泛,时任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夏海钧等多名高管已受到高额罚款及市场禁入处罚,预示着更多涉案人员将被追责[20] 关键人物处境分析 - 中植系创始人解直锟已逝世,其妻毛阿敏选择放弃继承价值260亿的遗产,从法律层面无需承担相关债务,业务继承者为其侄子刘洋[17][18] - 恒大许家印前妻丁玉梅目前身处国外且已技术性离婚,其是否被判刑取决于司法机关是否查明其存在犯罪行为[20] - 相较于中植系,恒大系案件因规模更大、牵连更广,其关键人物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判决[7][20]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与天津信中天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债权转让暨债权催收公告
经济日报· 2025-11-06 06:23
核心法律事件 - 中国恒大集团及其关联公司云南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及一项债务纠纷,案件经历一审和二审程序,一审案号为(2023)云01民初493号,二审案号为(2024)云民终294号 [1] - 该债务纠纷已进入法院执行阶段,执行案号为(2024)云01执1587号 [1] - 相关债务合同签署于2020年12月4日 [1] 主要债权交易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将其对上述借款人及担保人享有的全部债权及担保权利转让给了天津信中天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 - 此次债权转让通过公告方式通知债务人和担保人,要求其向新的债权人天津信中天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履行还款等义务 [1] - 公告明确,即使借款人或担保人发生更名、改制、歇业、吊销营业执照或丧失民事主体资格等情形,相关承债主体或清算主体也需代为履行义务或承担清算责任 [1]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日期为2025年11月6日 [2] - 公告方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和天津信中天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 - 公告声明债权信息以生效判决书确定的内容为准 [2]
房企“退市潮”或将持续2-3年
36氪· 2025-11-05 10:22
退市潮概况与趋势 - 2025年10月,五矿地产和上坤地产两家上市房企退出资本市场[1] - 当前上市房企退市呈现被动退市为主、主动私有化退市增多的两大特征[2] - 自2023年新力控股成为退市第一股以来,短短三年内A+H股已有接近23家上市房企退市[2] - 未来2-3年房企退市趋势或仍将持续,行业将经历更彻底的洗牌和重组[2] H股房企退市情况 - 2025年10月27日上坤地产因未达成复牌指引正式退市,这是继2025年8月恒大退市后又一例[3][4] - 自2021年起,部分在港上市内地房企因未能按时披露年报而长期停牌,根据港交所规定,连续停牌18个月将面临摘牌风险[5] - 2023年4月新力控股成为本轮H股内地房企退市潮首例,截至2025年10月27日已有11家H股内地房企被强制退市[6] - 截至2025年9月底,H股仍有8家内房企或房企旗下企业停牌,其中当代置业和中原建业停牌即将期满,德信中国已进入清盘阶段[10] A股房企退市情况 - A股房企退市多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1元面值,触发“面值退市”红线[7]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A股共有12家房企退市,其中8家集中在2023年退市[7] - 2024年“924”新政出台后,A股房地产板块信心回暖,上市房企股价基本已远离“1元退市”危险区[8] 私有化退市趋势 - 2021年以来已有7家房企选择私有化退市,2025年已完成或提出私有化退市的企业占一半[2][12] - 大悦城地产和五矿地产考虑私有化方案,表明此趋势仍在延续[12] - 私有化退市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场与经营压力加剧、战略调整与运营效率提升的需要、以及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的主动应对[14][15][16] - 以五矿地产为例,其归母净利润自2022年起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额高达32.6亿元,且日平均交易量仅44万股,融资功能基本丧失[14] - 五矿地产销售额从2021年的260亿元降至2024年的70.2亿元,大悦城地产总市值约70多亿港元,与其162.42亿元的归母净资产相比存在折让[16]
近30家上市房企退市,“退市潮”或将持续2-3年
搜狐财经· 2025-11-05 10:07
上市房企退市概况 - 2025年10月有2家上市房企退市,分别为五矿地产和上坤地产 [1] - 当前上市房企退市呈现被动退市为主、主动私有化退市增多的特征 [1] - 自2023年新力控股成为退市第一股以来,短短三年内A+H股已有接近23家上市房企退市 [1] - 2021年以来已有7家房企选择私有化退市 [1] 被动退市情况 - 上坤地产因未达成复牌指引于2025年10月27日正式退市 [2]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已有11家H股内地房企被强制退市,主要原因为连续停牌18个月 [2]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A股共有12家房企退市,其中8家集中在2023年退市,主要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1元面值触发"面值退市" [2] - 2024年"924"新政后A股房地产板块信心回暖,上市房企股价基本远离"1元退市"危险区 [2] H股潜在退市风险 - 截至2025年9月底H股共有8家内房企或房企旗下企业正在停牌中 [5] - 当代置业和中原建业停牌即将期满,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复牌可能被取消上市地位 [5] - 德信中国已进入清盘阶段,退市是大概率事件 [5] 私有化退市趋势 - 2025年已完成或提出私有化退市的企业占总数一半 [7] - 大悦城地产和五矿地产开始考虑私有化退市方案,显示此趋势仍在延续 [7] - 私有化退市主要原因包括市场与经营压力加剧、战略调整需要、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的主动应对 [8][9] 私有化退市动因分析 - 五矿地产自2022年以来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2024年亏损额高达32.6亿元 [9] - 五矿地产日平均交易量仅44万股,股票流动性明显不足,融资功能基本丧失 [9] - 大悦城地产总市值约70多亿港元,与其162.42亿元的归母净资产相比存在估值折让 [9] - 五矿地产销售额从2021年的260亿元降至2024年的70.2亿元,显示行业销售规模连年下滑 [9] 行业展望 - 未来2-3年房企退市趋势或仍将持续,行业将经历更为彻底的洗牌和重组 [1][11] - 私有化成为房企在行业转型期中实现战略重整与价值重构的重要路径 [10]
日本经济面临“美国挑战”,特朗普“着急”降息,人民币升值影响几何?
搜狐财经· 2025-10-24 16:23
全球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8.9% [1] - 美联储降息计划从当前四点几降至一点几,采取稳定、细水长流的方式以维持股、债、汇平衡 [6] - 美联储降息可能引发全球资本从美国涌出,流向全球资产洼地 [6] 日本经济现状 - 日本经济处于近50年以来的第三个十字路口,面临内忧外患 [3] - 安倍经济学通过国家基建补贴、央行量化宽松和经济改革三箭齐发,使日本经济从昏迷状态有所改善 [3] - 当前美国对日本抡起关税大棒,使日本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4] 人民币汇率与A股市场 - 人民币历史上经历三次明显升值周期,分别是从8.28升值到6.83、最大涨幅约7.2%、从7.18左右升值到6.35左右 [8] - 人民币升值周期伴随中国经济强劲表现和金融开放,引发外资流入A股市场热潮 [8] - 人民币汇率走高与A股市场表现呈正相关性,升值意味着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信心增强 [8][11] 有色金属行业分析 - AI数据中心建设扩张预示全球铜需求潜力巨大,未来十年全球数据中心将消耗超过430万公吨铜,相当于智利一年产量 [10] - 地缘局势动荡促使各国政府加大国防支出,武器装备需要大量铜 [10] - 港股铜概念指数累计涨幅高达167.5%,A股对应板块指数上涨62.12% [10] - 2025年以来A股有色金属板块指数大涨超60%,黄金价格从2600多美元飙升至3800美元,涨幅超四成 [12][13] - 欧洲锑报价狂涨5倍,国内锑价一度大涨2倍 [13] - 有色金属板块行情启动前PB估值仅2倍出头,处于近十年低位 [13] - 中信期货维持对铜价的看涨观点,建议关注低吸做多机会 [10] 重点公司动态 - 比亚迪股价较年内高点跌去约三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增速创2022年以来同期新低 [14] - 比亚迪将2025年销量目标从550万辆下调16%至460万辆 [14] - 巴菲特持有比亚迪股票期间,股价上涨约3890% [14] - 王传福身家高达1451.4亿元,创个人财富新高 [14] - 阿里巴巴、腾讯和中芯国际获巨额资金买入,净买入额分别为44亿港元和23亿港元 [16] - 万达集团一年“甩卖”85个万达广场,目前仍有520座万达广场在运营,其中200多座为自持广场 [18] - 香港高等法院对许家印名下价值77亿美元资产实施全球冻结,挑战传统公司制度中“有限责任”原则 [20][21] 投资策略与市场风向 - 中长线投资可关注港股互联网龙头、A股消费白马等核心资产,以及半导体、创新药等成长赛道 [7] - 投资需关注美国政府停摆风险及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滞后影响 [7] - 港股市场演绎科技龙头化趋势,投资应聚焦行业龙头相关ETF或恒生科技指数 [16][17] - A股市场AI、机器人为首的科技板块成为最强主线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