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报告基于"HJ-18"分析框架,全面评估贵州省38家上市公司发展现状,指出其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1][5] - 贵州省上市公司呈现“一超多弱”格局,对贵州茅台依赖度高,整体规模在全国及周边省份中相对落后,资本运作活跃度不足 [1][2][4] - 未来发展需挖掘县域潜力、培育旅游等优势产业龙头,并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从“单极支撑”向“多元协同”转变 [5] 上市公司数量与规模 - 截至2025年4月30日,贵州省共有38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35家(上交所18家、深交所16家、北交所1家),境外3家 [1][18] - 贵州省A股公司数量占全国总量的0.65%,排名第25位,低于其GDP全国排名(第22位) [1][23] - 与周边“1+5”省市相比,贵州省上市公司数量(35家)位列末尾,仅为四川省(178家)的20% [1][25] 区域分布特征 - 区域分布高度集中,贵阳市拥有23家A股公司,占比65.71%;毕节市、黔西南州、黔东南州尚无上市公司 [2] - 全省88个区县中,70个区县尚未实现上市公司“破零”,仅20.45%的区县拥有上市企业 [2] 市值与产业结构 - 市值呈现“茅台现象”,贵州茅台市值19433.38亿元,占全省A股总市值(22360.69亿元)的87.78%,为第二名中伟股份(295.75亿元)的65倍以上 [2] - 剔除茅台后,其余34家公司平均市值仅86.09亿元,中小市值企业(50亿元以下)占比45.71% [2] - 产业覆盖10个行业,数量前四为工业(9家)、原材料(7家)、信息技术(6家)、医疗保健(5家) [3] - 优势资源与产业转化存在脱节,旅游收入达1.46万亿元(2024年同比增13.3%),但缺乏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类上市公司 [3] 经营与研发能力 - 2024年全省A股公司营业收入合计3351.97亿元,净利润969.15亿元,贵州茅台贡献50.98%的营收和92.17%的净利润 [4] - 全省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63.88亿元,平均1.94亿元,研发营收比为1.91%,低于全国A股平均水平(2.57%) [4] 资本运作情况 - 2024年贵州省无新增IPO企业,仅2家公司通过再融资募集17.53亿元;债券融资合计948.37亿元,占全国应付债券总额的0.33% [4] - 企业在并购重组、分拆上市等资本运作维度参与度较低,风格偏稳健保守 [4] 发展机遇与方向 - 旅游产业爆发式增长、“四化”战略及茅台平台资源整合为培育新上市主体提供机遇 [5] - 未来需聚焦县域潜力挖掘、细分行业龙头培育及资本运作能力提升,构建“多强并立”的上市公司体系 [5]
2025贵州省上市公司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