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转向与全球流动性 - 美联储于2025年9月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00%-4.25%,为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 [1] - 降息增加全球市场流动性并削弱美元汇率吸引力,推动国际资本从美元资产向新兴市场转移 [1] - 国内货币政策方面,5月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同时下调LPR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 [7]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 - 美元走弱缓解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结合国内逆周期调节政策,人民币资产的汇兑风险显著降低 [3] - 中美利差格局边际改善,使中国债券、股票等资产的相对吸引力上升 [3] - 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股票的市值占比仅3%至4%,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3] - 截至2025年9月,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仅12.93倍,处于历史46%分位,而标普500指数市盈率达22.5倍,纳斯达克指数突破40倍 [3] - 港股估值优势突出,恒生指数市盈率10.48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约24倍,远低于美股同类指数并处于自身历史低位区间 [5] 国内政策支持与经济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普遍乏力的背景下表现亮眼 [10] - IMF将2025年中国GDP增长预期从4.0%上调至4.8%,核心依据是上半年强于预期的经济表现和净出口的强劲支撑 [10] - 2025年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装备制造业增长9.8% [10] - 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0.4% [10]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制造业投资增长8.8%,显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正在增强 [12] - 6月政策加码,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5000亿元服务消费再贷款等工具定向支持重大工程、养老文旅等关键领域 [8] 科技产业与AI浪潮驱动 - 在DeepSeek大模型推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下,中国资产集体表现抢眼 [12] - 中国市场的AI应用普及速度可能会快于美国,尤其是在消费级市场,创新产品的渗透率更高 [14] - 随着成本下降,AI将在更多行业实现落地,例如自动驾驶的快速渗透将使得激光雷达等技术需求激增 [15] - 中国企业凭借完备的产业链、高性价比在海外市场获得突破,从新能源、电动车到机器人、创新药,优质公司表现持续性好于预期 [12] 资金流向与机构行为 - 国内居民资产配置转移明显,2025年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期非银存款新增2.1万亿元,显示大量资金从储蓄转向资本市场 [15] - 2025年5月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300亿元,即便在市场震荡期间仍持续加仓 [15] - 年初以来恒生科技指数挂钩的ETF净流入超过70亿美元,带动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超过20% [12] - 国际金融协会报告显示,2025年8月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净投入近450亿美元,创近一年新高,其中流入中国市场的股票与债券合计净流入约390亿美元 [17] - 保险资金现身近800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第二季度险资增持超过280只股票,新建仓股票超过300只 [17] - 近60%的主权财富基金将中国列为优先投资市场,挪威主权基金将中国配置比例从2.1%提升至5.7% [19] 机构观点与市场预期 - 高盛报告指出,中国本土和海外的机构投资者是本轮反弹的关键资金提供方,对冲基金、QFII、国内公募基金和保险公司均积极增加股票仓位 [17] - 高盛预测未来12个月A股和H股分别有8%和3%的上涨空间 [19] - 东方财富证券研报指出,低利率环境下,具备景气支撑的成长板块和利率敏感型行业将持续受益于估值扩张 [5]
中国资产遭国际资本疯抢!5大推手曝光后,老百姓赚钱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