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5%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 [1] - 中国凭借完整供应链和AI技术积累,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制造核心战场 [1] - 未来3年国产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物流、医疗、家庭服务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3] 政策与产业环境 - 中国“十四五”智能制造规划将人形机器人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1] - 北京、上海等地已出台专项补贴政策,单台最高补贴达50万元 [1] 核心技术壁垒 - 技术壁垒集中在“运动控制+AI交互”两大领域 [1] - 运动控制依赖高精度伺服电机和仿生关节设计 [1] - AI交互需突破多模态感知与决策算法 [1] - 中国企业在伺服电机和轻量化材料上已实现国产替代,但在核心算法上仍依赖海外开源框架 [1] 重点公司分析 - 江苏雷利 - 公司是智能关节龙头,伺服电机隐形冠军 [4] - 是国内少数能量产高精度伺服电机的企业,产品已供货特斯拉Optimus二代原型机 [4] - 2025年公司新增3条自动化产线,产能提升至50万台/年 [4] - 其伺服电机在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份额达18%,仅次于日本Harmonic [4] - 高瓴资本重仓持股5.2% [4] 重点公司分析 - 华中数控 - 公司是仿生控制专家,运动控制算法第一股 [4] - 凭借军工级运动控制技术研发出全球首款低成本仿生关节模组,能耗较行业平均水平低30% [4] - 2025年Q1公司与小米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订单金额超2亿元 [4] - 中信证券预测其算法授权业务将贡献40%毛利增长 [4] 重点公司分析 - 埃夫特 - 公司是协作机器人先锋,轻量化机身领导者 [5] - 主打“模块化设计”,其人形机器人机身重量仅35kg,为行业最轻 [5] - 2025年公司斩获东南亚电商巨头2000台物流机器人订单,单价压至8万元以内 [5] - 红杉资本近期增持至7.8% [5] 重点公司分析 - 拓斯达 - 公司是柔性制造黑马,产线自动化整合商 [5] - 通过收购德国机器人企业掌握了人形机器人柔性装配技术 [5] - 2025年其东莞智慧工厂投产,可提供“硬件+系统”交钥匙方案 [5] - 公司研发费用占比连续三年超15%,已获比亚迪、格力等头部客户认证 [5] 重点公司分析 - 未具名公司 - 公司是特种场景王者,极端环境适配专家 [5] - 深耕核电、深海等特种场景,其人形机器人耐高温、抗辐射性能国际领先 [5] - 2025年公司与中广核签订1.5亿元订单,用于核电站巡检 [5] - 社保基金持仓比例达4.3% [5]
人形机器人万亿赛道爆发!全球巨头争相布局,这5家黑马要盯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