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突发!两度递表,资本梦未灭!东鹏饮料为何在“金钱充裕”之下执意赴港?|IPO锐观察

上市申请与背景 - 东鹏饮料于2025年10月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和瑞银集团 [1] - 公司曾于2025年4月3日首次递表,但申请在6个月后失效,此次为6天后火速二次递表 [1] - 公司计划通过本次发行成为继安德利之后第二家"A+H"上市的中国饮料企业 [1] - 公司并非资本市场新兵,创立于1994年,并于2021年5月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 [1] 资本市场表现与股东动向 - A股股价从发行价46.27元飙涨至2021年7月的207元,2024年全年股价累计上涨近80% [2] - 自2022年限售解禁以来,股东累计减持超过50亿元,其中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套现逾30亿元 [3] - 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在2025年初宣布拟减持1.38%股份 [3] - 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为56.53亿元,加上理财等现金类资产总额达142.23亿元 [2]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度动用不超过110亿元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同比增长40.6%;归母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63.1%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 [4] 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公司提出"1+6多品类战略","1"为核心产品东鹏特饮,"6"为电解质饮料、咖啡饮料、无糖茶、预调鸡尾酒、椰汁和大包装饮料六大新品类 [6] - 新品"补水啦"定位对标元气森林的电解质水,但毛利率偏低 [7] - 公司渠道下沉优势显著,2025年上半年广东省外其他区域营收增速均达两位数,其中华北地区同比大涨73% [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渠道推广费用大增61% [7] 国际化进程 - 公司曾于2022年6月筹划赴瑞交所发行GDR,但因监管收紧而折戟 [2] - 公司希望借助港股上市提升品牌国际认知度,为进军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铺路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产品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印尼、越南设立子公司 [8] - 正在建设的海南、昆明生产基地定位为面向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出口枢纽 [8] - 新品"补水啦"在部分东南亚市场销量增速超预期 [9] - 目前公司海外收入占比不足0.3% [9] 行业竞争环境 - 国际品牌红牛、魔爪通过全球化显著提升品牌竞争力 [2] - 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参与者包括达利园的乐虎、华彬的战马、农夫山泉的尖叫以及元气森林的"外星人"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