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赴港上市:不只“充电”,更是“补血”
国际化战略布局需求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58.4亿元,并明确提出"全国化、多元化、国际化"三维增长模型 [2] - 赴港上市旨在加速东南亚市场拓展,公司当前海外收入占比不足3%,计划提升至15% [2] - 借助港股国际投资者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2025年首次跻身《全球软饮料品牌价值50强》前十 [2] - 港股上市后形成"A+H"双平台,融资更灵活,公司当前A股募资余额仅1.16亿元 [3] 把握港股政策窗口期 - 香港证监会为市值超100亿港元的A股公司设立"快速通道",公司当前市值约1500亿元符合条件 [4] - 港股饮料行业PE中位数17.2倍,显著低于公司A股40倍估值,有望吸引国际长线资金 [4] - 2025年内有59家A股企业递表港股,电子与消费板块最受青睐,公司作为功能饮料龙头具标的稀缺性 [4] 优化企业经营结构 - 公司能量饮料收入占比仍达84%,需通过港股融资支持电解质水等新品研发,其中"补水啦"产品2024年增长280% [7] - 2025年第一季度前十大股东减持超1.37%股份,赴港上市有助于缓解A股减持压力 [7] - 公司账面现金达55.6亿元,但短期借款60.65亿元显示资金需求,港股募资可优化负债结构 [7]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57.9亿元,但国际化布局需持续投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