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王来春兄妹通过其控制的立讯有限于2022年投资100.54亿元收购奇瑞系公司股权,后经增持及股权主体变更,至奇瑞汽车港股上市时,其投资主体立讯投资持有奇瑞汽车15.96%股权,对应市值约273亿元人民币,实现超过160亿元人民币的账面浮盈 [3][4][5][6] - 此项投资具有明确的战略意图,旨在通过股权合作建立整车ODM模式,为立讯精密的汽车零部件Tier1业务提供研发设计、量产平台和市场出口,助力其实现全球前十的目标 [8][9] - 奇瑞汽车虽成功上市且业绩增长迅速,但仍面临毛利率下滑、资产负债率高企等经营风险 [3][14] 奇瑞汽车上市与业绩表现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在港交所上市,市值逼近2000亿港元,成为年内港股最大规模车企IPO,公开发售获238倍超额认购,募资91.45亿港元 [3][13]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8.97亿元,归母净利润从62.66亿元增长至141.35亿元,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70.7% [5][14]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6.5亿元,其中包含24.4亿元汇兑收益,剔除后实际净利润为22.1亿元 [14] - 毛利率从2023年的16%下滑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12.4%,低于同行水平;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的93.1%缓慢下降至2025年一季度末的87.7%,但仍处高位 [14] 王来春家族的投资布局与战略协同 - 投资始于2022年2月,立讯有限以100.54亿元收购奇瑞控股19.88%股权、奇瑞汽车7.87%股权及奇瑞新能源6.24%股权,买入价约8.41元/股,后续增持后持股比例一度达21.16% [4] - 投资主体后变更为立讯投资,由王来春的胞妹王来娇、胞弟王来喜各持50%股权,截至10月9日持有奇瑞汽车15.96%股权,价值约298亿港元(约273亿元人民币) [3][4][5][14] - 合作旨在开拓整车ODM模式,立讯精密向奇瑞提供汽车组件及零部件,双方交易金额从2022年的0.32亿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5.13亿元,约为2022年全年的16倍 [9][10] - 为强化汽车零部件业务,立讯精密历史上进行多次并购,包括2012年收购福建源光电装、2013年收购德国SUK公司、2024年以41亿元收购莱尼相关股权 [11] 公司治理与资金用途 - 2024年3月,王来春加入奇瑞汽车担任非执行董事,立讯精密汽车业务总经理李晶同时出任奇瑞非执行董事,参与战略决策 [10] - 2024年1月,奇瑞控股完成“股东下沉”改革,三大股东为芜湖投资控股(21.17%)、管理层及员工持股平台(18.25%)和立讯(16.83%) [5] - 奇瑞汽车IPO募资的91.45亿港元,计划35%用于乘用车研发,25%投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20%用于海外市场拓展,10%用于生产设施升级,10%补充营运资金 [13] - 上市前2025年第一季度,奇瑞汽车进行39.93亿元分红,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八成以上 [14]
三年陪伴大赚超百亿,潮汕兄妹靠奇瑞汽车“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