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VIP陷阱”:一年会员费花掉近千,但80%权益都用不上
打开手机支付记录,不少人会发现一笔"隐形开销",淘宝88VIP、京东Plus、视频平台年卡,林林总总 加起来,一年会员费少则两百,多则近千。 我们办这些会员时,总想着"能省运费、能享折扣",可最后往往发现:为了"回本"多买了一堆非必需的 东西,那些看似丰富的权益,大半时间都躺在账户里闲置。 这种"想省钱却多花、想占便宜却被绑定"的矛盾,早已成了国内会员用户的普遍困惑。 而这一切的起点,要回到2005年亚马逊推出的Prime会员那个曾被骂"商业自杀",如今却成了所有电商 巨头模仿模板的"祖师爷"。 Prime的"反常识"起点 2005年的美国电商市场,早已是一片"血拼"的红海,当时的平台们信奉"低价为王",你包邮我就打七 折,你送赠品我就满减翻倍,把"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 可用户根本不吃"忠诚度"这一套,哪家便宜就去哪家,今天在A平台买衬衫,明天就能转到B平台买鞋 子,平台与用户的关系,脆弱得像一层薄纸。 就在所有人都盯着"单笔订单赚多少钱"时,亚马逊突然抛出了一个"离谱"的方案:推出Prime会员,用 户每年交79美元,就能享受"无限次2日达免费配送"。 在贝索斯看来,物流是用户最头疼的"痛点",也是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