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数据中心供应紧缺 - 数据中心供应紧缺危机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超出管理层此前预期的2025年底 [1][4] - 供应紧张影响美国核心Azure区域,如北弗吉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限制新订阅至2026年上半年 [2][4] - 紧缺问题同时波及基于高性能AI GPU的服务器集群和以CPU为主的传统云计算服务器 [3][4] 对Azure业务的影响 - Azure是公司最重要的增长引擎,2025财年营收规模超过750亿美元 [3][6] - Azure云计算平台的业务扩张速度已超越主要竞争对手亚马逊AWS和谷歌云 [3][6] - 为解决产能问题,公司引导客户转向其他有产能的区域,但这可能增加工作负载复杂性和数据传输延迟 [7]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数据中心产能紧缺是北美云计算巨头(微软、亚马逊、谷歌)自2023年以来共同面临的限制问题 [2][6] - 谷歌将2025年AI资本支出上调至约850亿美元,并指引2026年相关支出会更高 [2] - 亚马逊AWS管理层表示“需求高于供给”,主要约束在核心电力设备、AI芯片及上电进度 [2] AI算力需求与投资浪潮 - 全球AI初创公司(包括OpenAI)吸金达1927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1] - 公司首席技术官表示,自ChatGPT和GPT-4推出后,数据中心产能建设速度远跟不上需求 [8] - 华尔街机构预测,AI投资浪潮规模有望高达2万亿至3万亿美元,英伟达CEO预测2030年前AI基础设施支出将达3万亿至4万亿美元 [10] 公司应对措施与资本开支 - 公司过去一年新增超过2吉瓦的数据中心产能,相当于胡佛水坝的发电量 [8] - 对于关键客户,公司可能破例在紧张区域提供额外算力支持,北美以外地区(如欧洲)供应情况相对乐观 [9] - 花旗将2026年科技巨头AI基础设施支出预测从4200亿美元上调至490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累计开支将达2.8万亿美元 [14] AI算力产业链景气度 - 强烈的AI算力需求推动整个AI算力产业链处于全球景气度最高状态,英伟达、AMD、台积电等领军企业股价屡创新高 [3][9] - 全球对AI算力的需求预计到2030年将新增55吉瓦电力容量,转化为高达2.8万亿美元的增量支出,其中美国市场占1.4万亿美元 [14]
当微软“AI信仰”撞上数据中心物理边界:AI大浪潮之下的“算力饥荒”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