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301条款”港口费政策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正式发布公告,将于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只征收费用 [1] - 费用标准分为三类:对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到港船舶按每净吨50美元收费;对中国建造的到港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卸货集装箱120美元”孰高收费;对到港的汽车运输船或滚装船按每净吨14美元收费 [4] - 船舶运营方须在船舶首次进入美国港口前通过美国财政部Paygov平台完成缴费,否则可能被拒绝装卸作业或无法放行 [3][4] 政策执行与支付流程 - 支付必须通过美国财政部官方平台Paygov完成,该系统会自动计算费用并将支付确认传递给船舶入港与放行系统 [4] - 《301条费用支付表》要求填写船舶名称、到达港口、预计到达日期、IMO编号、运营商税号及付款人信息等必填项 [5] - 建议船舶至少在抵达前三个工作日启动支付流程,以避免延误 [3] 政策对行业成本与利润的影响 - 一艘万吨级货轮进入美国港口可能需额外支付数百万美元,这笔费用甚至超过许多货轮往返两趟的利润 [7] - 中美海运运费于10月15日起预计上涨1000美元左右,专家估计该政策相当于增加4%的关税 [7][11] - 全球十大航运公司的船队中大部分船舶都由中国制造,因此政策将波及马士基、地中海航运等大量订购中国船舶的国际巨头 [7] 全球供应链与航线调整 - 政策可能引发美国大港拥堵、小港废弃、供应链紊乱及基础设施更新延迟等连锁负面效应 [7] - 为规避成本,部分中国船只选择停靠加拿大或墨西哥港口,再通过陆运进入美国,悄然改变全球供应链布局 [9] - 中远海运等企业已启动“船队优化计划”,将20艘中国建造的大型集装箱船转至亚欧航线,同时增租韩国建造船舶运营美西航线 [9] 中方反制措施与企业应对 - 中国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规定可对采取歧视性措施的国家采取反制,包括收取特别费用、禁止或限制其船舶进出中国港口等 [8] - 中国船东协会发布声明,坚决反对美国歧视性限制措施,并将依法保障自身权益 [8] - 部分出口企业酝酿多元化方案,加大东南亚、中东、欧洲等航线的比重,减少对美出口依赖 [9]
美国于10月14号对中国船只开征“港口费”,海运成本或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