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特饮之后,“下个百亿密码”路在何方?
我们在《东鹏:撕红牛、踢怪兽,国货 "续命水" 凭何成逆袭王?》 重点分析了东鹏的商业模式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站在当下,东鹏是否还是一个 好的投资标的?是否和Monster一样面临本土市场竞争恶化?以电解质饮料补水啦为代表,迈向平台型软饮公司的空间还有多大? 我们在本篇继续讨论,感兴趣的用户也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dolphinR124"入群深入交流。 以下为详细内容 能量饮料的竞争格局如何? 红牛陷入商标纠纷,悬而未决 在讨论东鹏成长性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下国内能量饮料的竞争格局,从下图份额上可以明显看到东鹏的市场份额仍然在快速增长,蚕食红牛和其他玩家的 份额。 我们把东鹏的竞争对手分为2类,一类是从销售额角度仍然领先东鹏的红牛系(销量角度东鹏已位居老大),另一类是以乐虎、体质能量等为代表的追赶 系,我们依次来分析: 红牛系紊乱,两强相争,东鹏得利:这里需要先补充一个小背景,目前国内在售的红牛主要是由1996年泰国天丝集团和华彬集团在国内创立的合资公司 ——中国红牛运营,其中天丝集团作为红牛的创立者、品牌方,授权华彬集团负责在国内的具体生产运营,签订的合营合同期限是20年。 但在此之前,双方在1995年也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