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住建部部长倪虹答一财:“好房子”建设重点抓五个“好”

政策导向与核心框架 - "好房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重点,核心目标是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住房[1]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点抓五个方面工作: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运维,旨在通过推动这些工作在"十五五"期间向消费者展示"好房子"[1] - 《住宅项目规范》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对新建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等作出强制规定[1] 标准与设计创新 - 全国住宅设计大赛已征集近2000个方案,涵盖新房和旧房更新改造,鼓励设计师研究住房问题[1] - 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推动研发适用于"好房子"的新型建材,研究应用绿色建材、智慧安防、全屋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1] - 行业通过3万份调查问卷梳理出百姓需求,形成包含16类、262项要点的操作手册,作为"好房子"建造的指导[2] 企业实践与试点规模 - 相关房地产和建筑企业将工作重点从速度数量转向高质量、新科技、好服务,积极建设"好房子"[5] - 中国建筑发布了"好房子"营造体系和品牌标识,核心目标是守住质量底线,解决居住痛点,确保房子设计好、建造好、服务好[5] - 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已有88个项目纳入试点,总建筑面积1287万平方米,涉及住宅1052栋、共计6.5万余户,覆盖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 - 试点项目包括74个商品房项目和14个保障房项目,体系开发了信息化管理平台确保每个环节可追溯、可评估、可提升[5][6] 地方政策与品质提升 - 上海发布促进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意见,从建筑高度、外立面、阳台设计等多方面为"好房子"提供规范[4] - 河北省从好标准、好设计、好建造、好建材、好物业、好样板六个方面推出措施,推动全省"好房子"建设[5] 运维管理与长效机制 -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实施物业服务提升行动,解决群众有感的"关键小事"[2] - 坚持科学评价和动态认证,以客户满意为最终标尺,通过持续跟踪确保"好房子"品质经得起时间检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