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苹果公司在iOS 26等系统中引入的Liquid Glass(液态玻璃)统一视觉语言,在追求视觉美感和装饰性效果的同时,对用户界面的可用性、可读性和操作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1][3][37] 视觉设计与可读性 - Liquid Glass使UI元素呈现半透明、带气泡感的轻盈通透效果,但导致文字、图标和控件在复杂背景上难以辨认 [3] - 在图像上叠加文字的设计降低了对比度,例如朋友发来的消息容易隐藏在海滩自拍或宠物毛发背景中,几乎看不清 [3][6] - 苹果地图屏幕底部的图标与食物背景图几乎融为一体,邮件主题文本上重叠文本造成难以辨认的混乱 [9][11] 用户界面与交互体验 - 半透明的悬浮控件遍布系统,如Safari浏览器底部的URL栏、返回键、菜单图标与网页内浮动按钮混在一起,造成视觉噪音并遮挡页面内容 [11][14][29] - 界面动画过度使用,例如轮播导航点自动变成搜索字样、拍照按钮点击时轻微抽动、标签栏鼓泡晃动,重复动画从愉悦变为干扰 [15][16] - 触控区域变得拥挤紧凑,控件间距小于0.4厘米,点击区域小于1×1厘米,右下角始终存在的搜索按钮压缩了其他控件空间 [17][19][21] 界面一致性与可预测性 - 控件根据上下文出现、消失、收起或展开,例如健康应用中激活搜索栏时底部标签栏会收缩成图标,破坏了界面一致性和用户肌肉记忆 [22] - Safari浏览器中前进按钮随情境时隐时现,用户无法建立稳定操作模式,需要像玩找找看一样寻找导航控件 [22][24] - 长期沿用的设计规范被推翻,如搜索栏从页面顶部移至底部并始终可见,虽然对新用户更易发现,但给老用户带来割裂感和学习成本 [25][27][28] 导航与可发现性 - 返回按钮旁边的面包屑导航(指示用户来源页面的路径)被移除,仅剩黑白箭头,且页面标题左对齐的改动导致不同应用显示混乱 [30][32] - Safari地址栏被两侧图标挤压,域名被截断使用户难以识别当前网站,一键切换的标签页功能被隐藏到省略号菜单中,增加了操作负担 [34][36] - 整体设计风格向Android靠拢,打破了iOS长期交互规范,界面显得躁动、贪眼、不易预测 [21][32][37]
翻车,iOS 26“液态玻璃”界面太炫却难用,网友:用起来真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