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趋势:意义驱动旅行 - 全球旅行者正从目的地导向转向意义驱动,旅行核心转变为“为何而行”[1] - 这一趋势被定义为“Whycation”,源于对安静休憩、重聚连接及有意义体验的渴望[3] - 行业特征体现为客群需求多元化和精细化,旅行承载情感联结、个性表达等多重期望[12] 趋势一:对安静与独处的渴望 - 近半数全球旅行者会在家庭旅行前后安排独处时间,中国旅行者比例高达66%[3] - 超半数全球旅行者将出差视为暂时逃离家庭、寻找自我空间的机会,中国比例达68.6%[3] - 全球近四分之三的旅行者偏好数字化入住与退房服务,中国旅行者中这一比例高达84%[3] 趋势二:日常习惯的延续与个人兴趣探索 - 70%的宠物主人优先选择宠物友好型住宿,酒店需提供如宠物寄存处等配套服务[5][12] - 近八成旅行者认为熟悉的菜单能带来慰藉,77%的旅行者喜欢在国外逛超市体验当地风味[5] - 82%的中国旅行者表示愿意为个人“热爱”出发探索兴趣[5] 趋势三:家庭旅行习惯的代际影响 - 全球73%的受访者认为父母的旅行偏好影响了自己的选择,中国旅行者中这一比例为76%[8] - 75%的旅行者在选择酒店时会参考父母意见,72%在行程计划上受到父母影响[8] 趋势四:代际旅行的情感联结价值 - 78%的中国家庭旅行者每年至少参与一次三代同游,近半数家庭认为其核心价值在于创造跨代共同回忆[10] - 89%的中国家庭积极寻找“全家一起玩耍”的机会[10] - 95%的受访者认为隔代旅行对祖辈健康和幸福感有积极影响[10] 中国旅行者行为特征 - 70%的中国客人将个人兴趣作为选择目的地的重要因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60%[15] - 高达85%的中国客人会为了美食旅行,远高于全球57%的平均水平,在受访国家中比例最高[15] - 中国客人受社交媒体“种草”的影响超七成,远高于全球平均的不到50%[15] 新兴目的地与交通影响 - 十一长假期间,公司表现最好的Top10酒店目的地中,一半是小众目的地,如林芝、乌鲁木齐、鞍山等[16] - 大交通发展明显影响目的地热度,例如北京—沈阳—长白山高铁开通后,长白山在社交媒体上的搜索量迅速攀升[16]
重新定义出行:“去哪里”转向“为何而行”,四大趋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