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南华铁“失算”疑云:36.9亿元“三无”合约终止,“牛散”结伴进退

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主动终止与客户“杭州X公司”价值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该金额占公司已公开算力订单总额超半数 [1] - 合同取消后,公司股价遭遇两个“一”字跌停 [1][2] - 该36.9亿元算力大单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里无采购订单、无订金,取消后也无违约金 [1][8] 合同细节与市场反应 - 该算力服务协议于2025年3月签署,服务期5年,预计每年为公司带来约7亿元收入 [2] - 合同签署曾推动公司股价收获三个涨停,在签署前一个月内公司股价涨幅接近翻倍 [2] - 合同取消引发投资者强烈质疑,问题集中于合同真实性、对手方身份以及为何无需支付违约金 [3] - 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就此事向公司下发监管工作函 [3] 公司算力业务发展 - 公司原主营设备租赁业务,于2024年5月通过投资智算中心建设正式跨界进入算力行业 [4] - 算力业务运营模式为采购服务器并部署于智算中心,向客户收取智能算力租赁费及技术服务费 [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24.75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近7亿元 [5] - 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达66.7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超9亿元 [5]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交付算力资产超14亿元 [5] - 尽管资产交付超10亿元,但2024年算力设备服务收入仅为1200.52万元,2025年半年报中未单独拆分该业务收入 [6] 行业对比与异常之处 - 中国智能算力规模2024年达725.3 EFLOPS,同比增长74.1%,行业需求旺盛 [7] - 同行公司表示算力服务行业景气度未现明显变化,合同正常履约,交付周期通常为2-3个月 [7] - 同行案例显示,合同取消通常会涉及订金退还及违约金赔付,与海南华铁此次“三无”情况形成对比 [8] - 海南华铁此次合约在签署后6个月内无任何采购订单、无订金、取消无违约金,做法明显有别于同行 [1][8] 股权变动与投资者情况 - 公司于2024年5月易主,控股股东变更为海南海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实控人变为海南省国资委 [10] - 知名“牛散”章建平、毛金明、毛英俊等于2025年一季度新晋前十大股东,但均在二季度末前退出榜单 [11] - 基金持股数量从一季度末的3161.2万股增至二季度末的7978.55万股 [3] - 股东户数从2024年底的4.61万户大幅增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22.49万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