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说丨净利暴涨近一倍,塔牌集团第三大股东为何计划减持?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92.47%)主要由低基数效应、非经常性损益和降本增效等短期因素驱动,而非水泥主业需求的实质性改善 [1][2][6] - 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与账面利润呈现背离,扣非净利润较2023年同期下滑38%,反映主业面临显著经营压力 [6][8] - 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区域竞争加剧以及错峰生产政策制约产能释放,公司长期增长前景承压 [9][10][1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6亿元,同比增长4.05%;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激增92.47% [1][2] - 扣非后净利润为2.42亿元,非经常性损益高达1.94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44.6%,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63亿元和资产处置收益0.47亿元 [2][6] - 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当时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贡献不足10%,主业是利润核心支柱,凸显当前盈利质量下滑 [6] 行业需求与供给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同比下降4.3%;广东地区水泥累计消费量6101万吨,同比下降4.95% [9] - 需求低迷主因房地产投资下滑:2025年上半年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广东地区同比下降16.3%;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1%,增速趋缓,难以对冲地产需求萎缩 [10] - 供给端受错峰生产政策制约:2025年广东省要求每条熟料生产线全年停窑95天,广西、福建等地停窑天数达160-170天,直接限制产能释放 [10][11] 公司运营与产能 - 公司是年产2000万吨的区域水泥龙头,拥有三大生产基地,7条生产线,熟料产能1473万吨,2024年全国排名第16位 [10] - 2024年水泥产量1546.52万吨,产能利用率77.33%,较2023年下降;2025年计划产销量1630万吨以上,预计产能利用率保持在75%以上,较2024年进一步下滑 [10] - 公司暂无新建产能计划,仅计划进行产能置换,反映出对行业未来需求下降的判断和保守的产能策略 [11] 市场竞争与价格 - 公司区域优势受到挑战:海螺水泥通过“T型战略”强化华南布局,华润水泥通过并购扩大份额,广西、福建等地水泥凭借价格优势通过水路冲击广东市场 [12] - 水泥价格持续下滑:截至9月底水泥价格指数为105.4,较2024年底的130.08下滑19%,较2023年初的140.82下滑25%,第三季度单季度下滑5.7% [13] 公司战略与股东动向 - 公司自2022年6月起推行降本增效,通过精简机构、优化人员、出清低效产能等措施短期见效,但长期看后续降本空间已越来越小 [16] - 第三大股东徐永寿(持股8.02%)计划减持11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引发市场对公司前景的担忧 [1][16] - 公司当前市净率为0.9倍,在近三年中处于绝对高值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