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格局与市场定义 - 中国AI云市场竞争激烈,字节跳动火山引擎、阿里云和百度均宣称在特定维度上为“第一”[1][2][3] - 竞争核心在于对“AI云市场”的统计口径和定义不同,导致各家均能成为第一[5][6] - 火山引擎强调其在中国大模型公有云(MaaS)市场份额达到46.4%,但该数据仅统计闭源形态的模型服务消耗[1][6] 各厂商竞争策略与优势维度 - 字节跳动火山引擎的“第一”基于大模型公有云平台调用总量,包含其自有豆包模型及大量第三方模型的调用Token[6][8] - 阿里云的“第一”基于AI云全链路服务总营收,统计范围涵盖底层IaaS(如GPU算力)、PaaS到上层MaaS的完整体系[6][10][18] - 百度的“第一”基于AI公有云服务市场,包含更多产品及行业定制服务收入,并曾披露大模型中标项目数量和金额双第一[6] - 大模型厂商智谱AI宣称以openrouter为统计口径,其模型调用收入是其他所有国产模型之和[6] 商业模式与市场策略差异 - 火山引擎采用偏流量逻辑的打法,强调模型服务的“快”,例如豆包模型吐字间隔为20-40毫秒,初始并发TPM达500万[10] - 阿里云和百度侧重全栈式解决方案和营收规模,商业模式好比功能齐全的“厨房”,提供从基础设施到模型服务的完整产品组合[10][11][12] - 火山引擎作为市场新进入者,专注于未来的GPU和MaaS增长,其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使用量超过16.4万亿,较发布时增长137倍[16] 市场规模与发展阶段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大模型调用量为536.7万亿Tokens,按特定价格估算全年MaaS市场规模约为5-6亿元人民币[14] - 与传统云计算市场相比,MaaS市场盘子尚小,阿里云2024年全年营收已超过800亿元人民币[14] - 火山引擎在2024年5月通过降价99.3%引爆行业价格战,使其调用量从1200亿Tokens暴涨至超过5000亿Tokens[14] 行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大模型竞争正从比拼基础设施规模和Token调用量,过渡到比拼效能和服务深度,价格战已非灵丹妙药[19] - 企业客户更关注模型效果和效率,推动厂商走向差异化竞争,例如月之暗面K2模型深度优化代码任务,智谱推出GLM Coding套餐[19][20] - 阿里云指出大量客户采用私有化部署开源模型,其调用量未被公有云市场报告统计,因此衡量整个AI云业务总收入是更全面的维度[17][18] - 根据沙利文报告,2025年上半年按各厂商自研模型日均调用Token份额计算,阿里通义占17.7%,字节豆包占14.1%,DeepSeek占10.3%[19]
庆祝'“AI云第一” 字节阿里分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