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个资产里程碑付款2.5亿 创新药交易告别首付款紧盯时代?

百利天恒与BMS的BD交易详情 - 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就BL-B01D1达成独家许可与合作协议,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创下全球ADC领域单药总价纪录[3] - BMS将支付8亿美元首付款和最高71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其中第一笔2.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已因临床试验达里程碑而触发[1][3] - 该笔2.5亿美元付款是迄今为止国内创新药出海交易中,单个ADC资产首笔最大里程碑付款[1] 交易结构与合作进展 - 付款触发条件是核心产品BL-B01D1的全球II/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IZABRIGHT-Breast01达成里程碑,证明其疗效与安全性获国际认可[2] - 该笔付款将专项用于海外药物研发,形成"临床推进-里程碑解锁-资金反哺"的正向循环[2] - 双方已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展针对三阴性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项II/III期注册临床试验及I/II期临床研究[3] 中国创新药BD交易趋势 - 中国在全球创新药BD交易中的项目数占比从2019年的3%跃升至2024年的13%,金额占比从1%提升至28%[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赶超2024年全年交易总额[4] - ADC和双抗是2025年上半年重要的交易品类[4] 跨国药企青睐中国创新药的原因 - 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压力,如默沙东K药2028年专利到期,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6年专利到期,需通过外部合作弥补潜在收入损失[5][6] - 中国创新药在资本寒冬下估值处于低位,性价比高,成为外企"扫货"的好时机[6] - BD交易成为推动本土药企扭亏为盈的重要动力,例如百利天恒、科伦博泰生物、和铂医药及康方生物均通过BD交易确认收入实现扭亏[6] 行业模式转型与未来方向 - 行业从"License-out首付款博弈"转向"全球临床价值驱动的持续收益分成",是重要转折点[1] - 当前行业呈现"首付款依赖度高、后续里程碑兑现率分化"的特征,需更看重"差异化靶点+临床未满足需求+数据验证"的综合价值[7] - 未来需聚焦差异化管线、深化全球临床合作、探索多元化BD模式,以实现从"首付款驱动"到"长期价值兑现"的可持续增长[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