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应用现状 - 餐饮行业开始积极接纳炒菜机器人,在连锁餐饮中的应用加速扩展 [1] - 海底捞于2018年推出智慧餐厅,配备智能机械臂上菜、机器人传菜及智能配锅机 [1] - 小菜园计划投入约1亿元采购2000台炒菜机器人,单价约5万元/台 [1] - 老乡鸡已有388家餐厅引入智能炒菜机器人、智能蒸柜等自动化设备 [1] - 霸碗自研炒菜机器人迭代至第三代,500余家门店均配置3台设备,实现1人加3机标准化炒制 [1] - 乡村基旗下大米先生、京东七鲜小厨等亦陆续导入设备 [1] - 橡鹿科技已获京东超2亿元战略投资,京东计划未来三年建设1万家智能餐饮门店 [1] 普及驱动因素 - 厨师供给持续收缩,新东方烹饪学校培训人次从2019年7.7万人降至2024年6.3万人,六年下降18% [2] - 疫后餐饮行业面临成本压力,需改革后厨流程以降本增效 [2] - 一台炒菜机器人可替代2至3名厨师,人均月薪约8000至15000元,同时压缩厨房面积节省租金 [2] - 西贝事件引发消费者对现炒锅气的关注,推动门店从预制菜回归即时现炒,提升炒菜机器人接受度 [2] 技术发展与未来趋势 - 当前主流商用炒菜机器人价格约5万元/台,随量产和技术成熟预计仍有下降空间 [2]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从单机自动化向全流程协同过渡,打通采购、备菜、烹饪、营销等环节 [2] - 通过视觉识别与AI算法,实现自主调节火候、食材识别与口味学习 [2] - 与ERP系统对接,实现原料消耗追踪与动态补货 [2] - 在标准化连锁餐饮场景中率先普及,成为智慧后厨的核心节点 [2] 行业前景与核心价值 - 炒菜机器人处于商用化加速阶段,其核心价值在于显著提升人效与后厨标准化程度 [3] - 兼具成本端改善与体验端升级双重红利 [3] - 参考酒店机器人、登山机器人等产业渗透路径,炒菜机器人有望成为餐饮智能化的首个高频场景落地品类 [3]
服务经济之科技引领变革(六):餐饮行业有望加速商用炒菜机器人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