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品未发,7个月估值80亿美金,这家“美国DeepSeek”凭什么?
Seek .Seek .(US:SKLTY) 36氪·2025-10-13 21:05

公司概况与融资表现 - 公司于2024年3月正式走出隐身模式,在7个月内估值从5.45亿美元飙升15倍至80亿美元 [3] - 最新一轮融资高达20亿美元,吸引了Nvidia、红杉资本、Lightspeed等顶级资本以及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作为天使投资人 [3] - 创始团队来自Google DeepMind,包括曾领导Gemini项目奖励模型核心团队的Misha Laskin和AlphaGo的共同创造者Ioannis Antonoglou [3] 战略定位与市场洞察 - 公司战略定位为成为“西方的DeepSeek”,旨在在高质量的开放模型领域与东方开源力量抗衡 [5][12] - 战略制定的重要背景是来自中国公司如DeepSeek和Qwen的压力,这些公司率先在开源领域打破了大规模混合专家模型的技术垄断 [8][10] - 公司瞄准的市场真空是西方大型企业和主权国家在“闭源不自由,开源不放心”困境下对“安全感”和“控制权”的需求 [13][14] 技术优势与平台能力 - 公司宣称构建了一个能够以最前沿规模训练大规模混合专家模型的大型语言模型和强化学习平台,而不仅仅是一个模型 [16] - 混合专家架构通过将模型分解为多个“专家”子网络,能以更低的计算成本实现更高的性能,被视为通往更强AI能力的关键路径 [8] - 掌握大规模训练MoE模型的能力意味着公司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最被看好的技术路线上与顶级实验室站在同一起跑线 [16] 商业模式与盈利策略 - 公司采用策略性的“开放权重”模式,开放模型权重供下载、使用和修改,但保留完整的数据集、训练代码和基础设施堆栈 [18] - 商业模式构建了清晰的双层客户盈利结构,主要瞄准大型企业和主权AI两类高价值付费客户 [21][28] - 收入模型是金字塔结构:塔基为免费的学术界、开发者和初创公司;塔身为付费的大型企业客户;塔尖为最高价值的主权AI客户 [31][32][33] 目标市场与客户痛点 - 针对大型企业客户,解决其依赖闭源API导致的高昂成本、控制力缺失、数据安全风险和供应商锁定等痛点 [22][23][24][25] - 为主权AI客户提供构建国家级AI战略的基石,使其能够训练国家语言模型、赋能关键领域并培养本土AI生态,确保技术独立 [15][30] - 公司向企业出售的不再是按需取用的API,而是建造“水厂”的能力,即模型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实现成本可控和绝对的数据安全 [26][27]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选择的赛道是竞争激烈的红海,需直接面对来自中国的DeepSeek、Qwen,欧洲的Mistral AI以及Meta的Llama系列等开放模型的竞争 [34] - 尽管商业模式不同,公司仍需从OpenAI、Anthropic和Google等闭源模型巨头手中争夺客户,这些闭源模型在性能极限探索和产品易用性上拥有优势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