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融太火,又有券商额度跟不上?才上调了总规模,又上调保证金比例

华林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 - 华林证券宣布自2025年10月13日起将沪深交易所标的证券融资保证金比例调整至100% [1][2] - 此次调整针对新开合约 存量融资合约仍按原比例计算 [1] - 此举旨在适应业务发展并合理把控风险 [1][2] 华林证券信用业务规模变动 - 公司在9月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从62亿元提升至80亿元 [1][5] - 此前在3月29日已将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调整为62亿元 [5] - 半年内信用业务总规模上限累计增加18亿元 [1][6] 行业同类调整案例 - 国金证券在一个多月前已宣布将除北交所以外标的证券的融资保证金比例调至100% [1][7] - 国金证券的调整被视为个例 市场担忧的行业性“降杠杆”并未发生 [7] - 目前多数券商仍维持80%的融资保证金比例 [1][5] 两融市场整体热度 - A股融资余额从二季度末的1.84万亿元飙升至三季度末的2.38万亿元 单季度增长29.34% [1][10] - 8月新开两融账户达18万户 同比激增381% 环比增长48% [1][14] - 截至8月末 全市场融资融券账户总数突破1511万户 较年初的1441.8万户增长近70万户 [14] 券商调整保证金比例的原因 - 调整基于控制业务风险和自身经营策略两方面考量 [8] - 市场热度飙升 券商需保障资金安全并防止客户违约风险 [8] - 中小券商可能面临流动性压力 上调比例有助缓解压力确保业务稳健 [8] 券商应对融资需求的举措 - 除华林证券外 浙商 兴业 山西证券等多家券商年内也上调了融资类业务规模上限 [11] - 浙商证券9月24日将融资类业务规模由400亿元提高至500亿元 [12] - 山西证券4月26日将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上限从80亿元上调至100亿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