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47亿半导体资产被无理“锁喉” 闻泰科技的困局和应对

公司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于9月30日发出指令,要求冻结闻泰科技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的资产、知识产权等不得进行调整,为期一年 [2] - 安世半导体部分外籍高管要求闻泰科技转让安世半导体股权,并要求暂停闻泰科技委派的CEO职务 [2] - 闻泰科技开盘即跌停,报41.83元/股,此前股价历史高点为171.88元/股,市值突破2000亿元 [2] - 闻泰科技发布声明,称荷兰政府的干预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而非基于事实的风险评估 [2] 法律程序与公司治理变动 - 安世半导体外籍高管向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提交申请,请求启动对公司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 [5] - 企业法庭裁决暂停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人士担任非执行董事 [5][6] - 企业法庭将安世半导体除一股之外的所有股份,出于管理目的托管给指定人员,意味着原控股股东裕成控股暂时失去投票权和治理权,但经济收益仍在 [6] - 安世半导体日常经营持续运转,但面临决策链条临时变更、资源配置灵活度下降等影响运营效率的情况 [6] 业务背景与战略调整 - 2025年1月,闻泰科技将产品集成业务(ODM)以6.16亿元对价出售给立讯精密,当前大部分资产已交割,公司业务重心转为“ALL in 半导体” [3][8] - 安世半导体2024年营收规模约为147亿元人民币,原为恩智浦半导体的标准件业务部门,专注于车规级半导体产品 [2][8] - 完成对安世半导体100%收购后,其营收于2022年达到23.6亿欧元的峰值,毛利率从2020年的25%大幅提升至2022年的42.4% [9] - 至2024年10月,安世半导体已还清所有前期债务,公司实现“零负债”运行 [9] 行业地位与市场影响 - 安世半导体在功率分立器件多个细分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小信号二极管和晶体管出货量全球第一、逻辑IC全球第二、ESD保护器件全球第一等 [10] - 分析指出,若荷兰政府的禁令不能解除,将造成功率市场波动,安世半导体的市场份额可能下降,国际巨头如英飞凌、安森美等将加速填补市场空白 [10][11] - 长期可能利好国产本土功率晶体管企业填补替代,但需突破技术壁垒与认证门槛,并非短时间内能实现转移 [10][11] 地缘政治与行业解读 - 事件被市场普遍指向“技术保护主义”,安世半导体的产品涉及自动驾驶、电池管理等欧洲敏感领域 [7] - 分析认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正从“效率优先”走向“安全优先”,中国公司通过并购获取关键产能的路径并未关闭,但交易逻辑必须升级为“地缘政治项目管理” [12] - 跨国并购中,目标公司治理结构、注册地与法律管辖权可能成为外部干预的突破口,未来需强化对并购标的控制权设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