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闻泰科技核心资产安世半导体在荷兰遭遇政府强制干预,控制权被剥夺,导致公司市值单日蒸发58亿元并跌停 [1] - 荷兰政府通过冻结全球30家子公司资产、暂停创始人张学政董事职务、并将99%股权移交第三方托管等一系列组合拳,仅留给闻泰科技1股作为象征 [1][7] 安世半导体的财务与运营贡献 - 闻泰科技为收购安世半导体累计投入超过300亿元,该资产被收购后五年内实现零负债,并为荷兰贡献1.3亿欧元税收 [5] - 安世半导体全球员工达1.4万人,2023年为闻泰科技带来147亿元营收,是公司关键的利润来源 [5] - 在失去安世控制权前,闻泰科技已出售其原有手机代工业务予立讯精密,意味着公司转型核心资产被截断 [9] 荷兰政府的行动与法律依据 - 荷兰经济部于9月30日下达部长令,冻结安世半导体全球资产,有效期一年 [7] - 司法层面,阿姆斯特丹法院在未举行正式听证会的情况下,于10月1日依据三名外籍高管的申请,裁决暂停张学政职务并移交股权 [7] - 行动法律依据为2023年6月生效的《投资、合并与收购安全审查法案》(Vifo法案),该法案具有追溯权,可审查2020年9月后的交易 [12] 地缘政治与行业背景 - 事件发生在中国升级稀土管制后不久,中国掌握全球90%高纯稀土产能,直接影响F-35战机与阿斯麦光刻机等关键产品生产 [3][16] - 荷兰在行动前牵头欧盟国家签署半导体联盟宣言,旨在"夺回产业主导权",而安世半导体是欧洲少有的车规级芯片企业,服务于大众、宝马等车企 [14] - 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拉拢荷兰进行对华技术封锁,此次资产扣押被视为从卡设备出口转向直接抢夺生产能力的战略升级 [16] 对全球投资与产业链的冲击 - 事件导致2025年上半年中企对欧洲高科技并购案数量减少42%,交易金额下降58%,敏感领域并购近乎停滞 [20] - 韩国SK海力士暂停对荷兰工厂的20亿美元扩建计划,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对资产安全性的担忧 [20] - 安世作为全球功率半导体第三大企业,其被管控导致汽车芯片供应链紧张,全球库存降至1.2个月安全线以下,大众、宝马等车企对中国芯片采购量同比增加60% [20] 闻泰科技与中国的应对措施 - 闻泰科技联合国际律所收集证据,揭露三名外籍高管曾收受欧洲车企"咨询费",指控此次夺权存在预谋 [24] - 中国商务部在WTO指控荷兰违反国际贸易规则,因荷方未能提供安世威胁国家安全的实质性证据 [26] - 国内加速自主创新,首台"不依赖稀土"的中功率芯片设备下线且良率达89%,闻泰联合中科院启动车规芯片国产替代专项,获20亿元政府支持,国家大基金三期计划追加150亿元投资 [27] 中国企业海外战略转型 - 投资模式从直接收购转向"技术共生",例如宁德时代在欧洲与当地车企合资建厂(车企持股49%),通过技术输出与利益共享规避审查风险 [29] - 华为在欧洲设立5G实验室,通过联合研发与当地企业深度绑定,减少政治干预风险 [29]
中国打出稀土核弹,荷兰跳出来,明抢中国海外资产,开了危险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