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方式与资本运作 - 岚图汽车采用“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交所,该方式不融资、不增发、不发行新股,仅将现有股东股份直接挂牌[2][3] - 过去两年港股140家新上市公司中仅一家采用“介绍上市”,此模式因无融资收益而被市场边缘化[3] - 东风集团股份将所持岚图汽车79.67%的股份按比例分派给股东后私有化退市,岚图汽车成为新上市主体,原东风股东自动转为岚图股东[3][4] 战略动机与潜在益处 - 选择“0融资上市”主要目的是“抢时间”,该方式无需审批资金募集计划,可将流程压缩,岚图从官宣到递表仅用时40余天,创下新能源车企上市准备纪录[5] - 此举旨在将公司估值锚点从低增长的燃油车业务转移至高成长的新能源科技板块,以解决母公司价值被长期低估的问题[4] - “先上车后补票”的方式为后续二次融资留足弹性空间,上市后通常6个月可再融资,为未来再融资、配股、引入战略投资者打通通道[5] 财务表现与盈利质量 - 岚图汽车营收从2022年的60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93亿元,三年增长超200%,2024年销量达8万辆[6] - 毛利率从8.3%提升至21%,2025年前7个月净利润达到4.34亿元[6] - 然而2025年前7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7.8亿元,其中6.4亿元来自政府补贴,若扣除补贴影响,公司当期实际经营仍处于亏损状态,净亏损可能在20亿元左右[7] 销量结构与品牌定位 - 岚图销量高度依赖单一车型MPV梦想家,该车型累计销量超12万辆,占岚图总销量55%以上,2025年前7个月占比超过60%[11] - 公司品牌定位模糊,既想做高端智能家庭车又想兼顾传统车企稳重质感,导致其在用户心智中处于边缘,不够“科技”也不够“高端”[13] - 截至2025年7月底,岚图在中国境内经营门店约407家,而理想、问界等竞争对手早已突破500家,渠道密度差距意味着市场渗透能力差一个量级[16] 行业环境与竞争挑战 - 2025年起中央及地方政府不同程度收缩新能源补贴,政策转向意味着岚图的盈利模式暴露出“非可持续性”[8] - 行业技术迭代周期快,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华为的智驾方案、理想的电混系统不断拉高门槛,岚图需以更高研发支出换取存在感,直接冲击其刚转正的利润表[16] - 岚图加速出海布局中东、欧洲市场,但面临特斯拉降价、比亚迪猛攻等激烈竞争,其在品牌知名度、服务网络上处于落后状态,出海初期投入巨大且短期内难贡献利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