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与经营状况 - 2025年1-9月,公司累计销量为118.37万辆,同比下降11.34% [2] - 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同期净亏损25.38亿元,为近10年来首次出现半年度亏损 [2] - 高端新能源品牌昊铂9月全品牌售出2095辆,对比小米SU7单款车型售出1.96万辆,销量表现惨淡 [2] 公司战略转型与改革 - 公司宣布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全力打响关于未来的“三大战役” [2] - 公司掌门人于今年1月牵头成立变革指导委员会和产品委员会,公司正式进入IPD(集成产品开发)元年 [4] - 公司发布“番禺行动”,目标是激活自主品牌,明确埃安、传祺和昊铂三大自主品牌的分工与定位 [14] - 公司计划到2027年让自主品牌占总销量的60%以上,挑战年销200万辆的目标 [43] - 公司未来三年将不设上限支持昊铂品牌 [43] 昊铂品牌发展历程与挑战 - 昊铂于2022年9月作为埃安子品牌发布,首款车型为百万级超跑Hyper SSR,零百加速1.9秒 [6] - 2025年1月,昊铂正式独立为与埃安、传祺并列的三大自主品牌之一,肩负冲击高端的使命 [6][14] - 昊铂冲击高端之路不顺,首款超跑昊铂SSR在2023年仅卖出15台,对比仰望U8销量突破3000辆,极氪001FR限量卖出99台 [10] - 昊铂品牌面临“什么都不极致”的痛点,早期与埃安的从属关系使其难以摆脱“网约车升级版”的公众认知 [11][12][14] - 昊铂HL增程版是“战时状态”下打出的“第一颗子弹”,首发搭载“星源增程平台”并确立“山海架构”设计语言 [4] 技术研发路径转变 - 公司放下All in纯电的执念,开始开发增程技术,昊铂HL首次搭载“星源增程技术” [16] - 星源增程技术的独特性在于采用“非晶电机”替代硅钢片,以及“曲轴直连”技术,其油电转化率达到3.73kWh/L,高于国内主流水平的3.4kWh/L [20][24][25] - 增程汽车市场成为红海,智己LS6于8月15日搭载“恒星增程”,小鹏G7增程版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 [26] 产品开发与用户策略变革 - 公司引入华为IPD流程,核心思想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通过跨部门协作持续推出高质量产品 [28] - 公司于8月5日正式成立用户洞察部,规划规模200人,产品开发从过去“聚焦竞品”转向“瞄准用户” [27][29] - IPD改革后,工作逻辑从“接力赛”变为由产品总经理作为“乐队总指挥”,强调“端到端”为结果负责 [5][31][32] - 昊铂HL借助IPD精准定位用户群体,例如“希望体验到最新科技,但又得能把车开到单位停的公务员” [29] 品牌定位与内部协同 - 昊铂将自身定位总结为“智能化”和“信赖感”,坚持自研技术,如昊铂HL搭载自研的GSD高级智驾辅助系统,测试里程达2000多万公里 [32] - 昊铂的豪华感旨在回归经典与传统,带给用户安心感,其HL车型的内外颜色与传统豪华品牌BBA类似 [33] - 公司与华为合作创立“启境”品牌,面向30万级市场,昊铂需与之形成区分,避免内部竞争 [32] 当前困境与潜在风险 - 昊铂A800旗舰轿车在成都车展全球首发,却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0和Harmony Space 5,与坚持自研的说法存在矛盾 [36] - 昊铂A800的设计未延续刚在HL上确立的“山海架构”家族语言,且被指为传祺概念车的换壳产品,可能影响品牌辨识度 [36][38] - 车型设计语言反复无常,例如“门”的设计在几款车型上使用后又放弃,但概念车再次采用,不利于消费者形成稳定认知 [39] - IPD流程引入后,动力技术研发团队反映长期探索工作大幅减少,需优先满足短期市场需求,与IPD要求的技术前瞻规划存在矛盾 [41][42] - 公司车型标准开发周期已缩短至18个月,显示出急于推出新车挽救销量的焦虑 [39]
广汽IPD元年:一场从昊铂开始的革命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