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结算突破 - 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对华铁矿石现货交易的30%采用人民币结算,打破了该领域数十年的美元垄断 [3] - 长期合同设置了观察期,为未来全面推行人民币结算留下空间 [3] - 人民币结算使中国钢厂每吨铁矿石节省8美元成本,对于年进口上千万吨的大型钢企,可节省财务成本高达数亿元 [9] - 必和必拓也因人民币结算直接受益,其资金周转率提升35%,年化收益增加约2.1亿美元,并有效规避了美元汇率波动风险 [11] 中国铁矿石需求与议价能力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2024年海运铁矿石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2.37亿吨,粗钢产量为10.05亿吨 [3] - 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长期高位运行,2020年达80%,虽较2016年91%的峰值有所下降,但依然维持高位 [3] - 2022年成立的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了国内主要钢铁企业采购需求,代表全国近40%(约11亿吨)的铁矿石进口量,形成强大买方议价能力 [5][6] - 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集中采购模式成为中国推动人民币结算的重要筹码 [6] 西芒杜铁矿项目进展与影响 - 西芒杜铁矿是全球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未开发铁矿,已探明资源量约50亿吨,平均品位高达66-67% [3][6] - 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包括670公里铁路及马瑞巴亚港,预计2025年底实现首批铁矿石出口,北部区块总体进度已完成62.3% [6] - 预计2025年南北区块合计实现年产6000万吨,到2026年总产量将翻倍至1.2亿吨,占全球铁矿石产量的4.74% [6][8] - 该项目投产后将为中国钢铁企业提供稳定的高质量铁矿石供应源,显著改变全球铁矿石市场供需格局 [8][15] 谈判策略与市场反应 - 2025年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发出通知,要求暂停采购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只允许人民币结算的货物通行,对必和必拓精准施压 [8] - 面对中方强硬立场和暂停采购令,必和必拓库存积压、现金流紧张,最终在7天后迅速妥协 [8][9] - 供应多元化策略削弱澳大利亚议价主动权,巴西淡水河谷已签署300亿元人民币长期供应合同,西芒杜项目等替代来源成效显著 [8] - 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占GDP约6%,其中对华出口占比超80%,预计2025年其铁矿石出口收入将减少约110亿澳元(约合510亿元人民币) [12]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与市场基础设施发展 - 必和必拓接受人民币结算标志着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直接撼动美元在大宗商品领域的统治地位 [11] - 铁矿石作为全球第二大大宗商品,2025年全球贸易额高达3800亿美元,其中85%仍以美元结算 [11] - 引发连锁反应,俄罗斯与伊朗宣布在双边交易中放弃美元,印度推出卢比结算机制,尼日利亚银行就本币贸易结算进行谈判 [12][17]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已实现对铁矿石贸易的全流程覆盖,2025年上半年处理铁矿石贸易金额达1200亿元,同比增长40% [11] - 全球金融机构积极适应变化,摩根大通构建人民币铁矿石价格指数,伦敦金属交易所计划2026年推出人民币结算铁矿石期货 [12][15] 未来发展趋势与价格展望 - 协议观察期提到,到2026年若中国铁矿石指数认可度提升,长期合同也可能改为人民币结算 [15] - 全球铁矿石定价机制生变,新加坡铁矿石掉期市场新增人民币计价合约,中国推出人民币计价的“北铁指数”构建本土定价标准 [15] - 巴西淡水河谷对华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达28%,俄罗斯与中国铁矿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达45%,预计2026年人民币结算份额将突破15% [15] - 随着西芒杜等项目投产增加供应,铁矿石价格重心可能下移,分析认为现货110-120美元可能是阶段性顶部,2025年矿价存在跌破80美元长期支撑的可能 [15] - 中国铁矿石进口渠道多元化加速,除西芒杜外,秘鲁邦沟铁矿、喀麦隆洛比铁矿等项目陆续投产,与四大矿山形成差异化竞争 [17]
铁矿石贸易告别美元!打破澳矿垄断,人民币结算背后是中国硬实力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