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设备——锂电扩产周期叠加固态创新周期带来β机遇,差异化发展路径深挖α潜力 | 投研报告

行业增长前景 -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至2025年有望增至1285GWh,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增至481GWh [1][2] - 2030年全球动力+储能电池有望达到5154GWh,约为2025年的3倍,其中动力电池有望达到3754GWh、储能电池有望达到1400GWh [1][2] - 锂电设备行业规模25E/26E/27E有望达到497/810/832亿元,同比+12%/+63%/+3%,25-27年复合增速达29% [2] - 国内头部锂电厂资本开支24Q4达到167亿元/同比+4%;25Q1-Q2保持167亿元,同比增速扩大至57% [2]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开始转入量产,Solid Power规划于26年量产,广汽、清陶、比亚迪等预计于27年进入量产 [3] - 国内固态电池已形成超75GWh产能规划、超百亿投资,二线电池企业及新势力企业均有布局 [3] - 固态电池生产工艺及设备相较传统液态电池有较大变化,涉及干法电极、固态电解质等新环节 [3][4] - 假设2030年固态电池达5%渗透率/258GWh,测算26/28/30年固态设备带来的增量市场规模约54/243/515亿元 [4] 锂电设备企业战略 - 锂电设备公司发展呈现跨界发展、平台化发展、品类增量等差异化方向 [5] - 跨界发展案例包括赢合科技拓展电子烟、先惠技术拓展锂电结构件等 [5] - 平台化发展案例包括先导智能平台化、利元亨拓展智能仓储、联赢激光拓展消费电池等 [5] - 品类增量方向表现为从单一设备向整线设备发展,多家公司在固态电池新工艺环节有所布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