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打工人”变“合伙人” 险企“稳定军心”这招儿靠谱吗?

文章核心观点 - 阳光保险和泰康保险近期相继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该计划是绑定员工与公司利益、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长期激励工具 [1] - 员工持股计划在保险行业已有近10家机构实践,其核心价值在于推动公司战略向价值驱动和长期主义转型 [4][8] - 百年人寿的纠纷案例凸显了完善退出机制和合规操作的重要性,一份成功的计划需建立在合法合规、透明可预期的治理框架之上 [7][8] 两家险企员工持股计划对比 - 参与门槛共性为司龄满2年,未满足者需董事会单独批准 [2] - 阳光保险对司龄超10年老员工放宽条件,覆盖高管、关键岗位及骨干员工,包括创始团队和核心领域员工 [2] - 泰康保险额外要求担任一定层级以上管理或核心专业技术职位,且年度绩效考核为良好及以上,排除独立董事和非员工监事 [2] - 计划目标均锚定股东、公司、员工利益共赢,阳光保险强调以合法合规、自愿参与、风险自担为原则,进行总体规划、分期实施 [2] - 权益处置方面,阳光保险锁定期满后每年度处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5% [3] - 泰康保险分场景细化方案,明确存续期内和存续期满后的处置规则,内容更全面 [3] 员工持股计划的价值与收益 - 核心价值是使公司经营决策更贴合长期目标,减少短期行为,健全风险防范长效机制 [5] - 在员工激励层面,将员工利益与公司股权价值深度绑定,提升业务能力和忠诚度,减少核心人才流失 [5] - 在公司治理层面,员工参与决策和监督能为管理层提供多元视角,提升决策科学性 [5] - 在市场形象层面,是公司对自身发展有信心、重视员工价值的信号,有助于吸引客户和合作伙伴 [6] - 收益可观,例如泰康保险2015年计划认购价每股21.5元,2020年和2021年每股派发股利约2.1984元,估算两年分红均超2.8亿元,以初始认购价计算年度股息率突破10% [6] 行业实践与风险案例 - 行业早在2015年就有制度规范,目前已有近10家保险机构落地相关计划 [4] - 百年人寿案例揭示风险:53名离职员工起诉公司要求兑付约8000万元出资款及利息或红利,因公司内部违规操作未向监管部门报备 [7] - 纠纷核心在于退出机制不完善,员工视其为保本保息的类固收投资,但公司以资本维持原则为由拒绝支付 [7] 成功计划的关键要素 - 制度建设必须建在合规之上,明确持股方式、股权来源、比例和流程,确保不构成变相集资或违规代持 [8] - 通过合同明确回购条件、价格计算方式与时间窗口,并落实资金来源保障 [8] - 企业应承担完整的信息披露义务,保障员工知情权,并设计仲裁和救济通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