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与格局 -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从36家增至48家 [3][5] - 形成“茅台引领、群星闪耀”的品牌矩阵 [3][6] - 严格执行赤水河流域酱香白酒产区保护规划,企业数量由1925家降至868家,产业发展更规范 [3] 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 - 持续深化品牌打造,全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中华老字号白酒企业5家、贵州老字号白酒企业22家 [6] - “赤水河谷·中国酱香”区域品牌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 [6] - 茅台、习酒、珍酒、国台等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3][5] 产业融合与新业态发展 - 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型,打造酒旅融合精品路线10余条,评定星级特色酒庄25家 [3][6] - 升级打造1935街区、茅台天街等特色酒文化街区,布局衡昌烧坊酒庄、酱酒体验馆等新消费场景 [3][6] - 成功承办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持续举办“赤水河谷九月九·遵义酱酒节” [6] 政策规划与生态保护 - 制定《遵义市酱香白酒全产业链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5)》及相关配套规划,印发《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 [5] -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节水降污“双降”,茅台酒地理标志保护生态示范区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5] - 基本形成“园区集中连片设施+分布式处理设施+企业自建设施”的综合治理体系 [5] 生产性服务业与创新平台 - 聚焦白酒等产业,制定措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8类生产性服务业 [8] - 建成有色金属研究院、茅台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以及酱香白酒、航空航天等技术创新中心 [9] - 加快推进新蒲CBD综合商务集聚区、黔北物流新城集聚区、遵义数智产业园集聚区建设,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9]
遵义:年产值亿元以上白酒企业增至48家,企业总数降至86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