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都市车界|新势力造车不能以车主生命为代价试错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近日,成都发生的小米汽车事故引发全网热议,这起事故不仅暴露了小米汽车自身的安全问题,更折射 出整个新能源车行业存在的诸多共性问题。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狂飙突进、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必 须冷静审视那些被"性能跃进"光环掩盖的安全隐忧。新势力造车企业跨界造车,绝不能以车主在事故中 验证安全性为代价,必须守住安全底线,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生命。 创新不应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成都事故中,小米汽车隐藏式门把手在碰撞后无法正常弹出,导致救援受阻、延误,这一细节再次将车 门把手设计问题推至风口浪尖。隐藏式门把手曾被视为设计美学与空气动力学的创新,但现实中却暴露 出诸多安全隐患。这一问题并非小米独有,而是许多新势力车企为追求"科技感""未来感"而普遍采用的 设计。电控门锁在极端碰撞下存在三重失效风险:碰撞信号没能传到门锁执行机构,电源线路过早中 断,或者电子模块受损导致指令紊乱。这三种情况可能在事故中同时发生。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米SU7系列的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其机械备份拉手设在车门下方储物格内前部。 这种隐藏式设计在日常使用中能降低风阻,但在紧急情况下,外部救援人员难以快速找到机械解锁装 置。 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