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固态电池“沉默的远征”:无感渗透消费电子产业

行业市场与驱动因素 - 2024年全球消费电池市场规模约为650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约1000亿美元,年均增速约4.5% [2] - 市场驱动因素包括智能设备保有量上升、无线耳机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品兴起,以及消费者对更长续航和快充的需求 [2] - 锂离子电池是当前消费电子的主导电源,占据约75%的市场份额 [2]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固态电池用固态材料代替液态有机电解质和多孔隔膜,有望兼顾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是下一代电池开发的重点方向 [3] - 业界普遍以电池内液体含量10%作为区分半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的分界线 [3] - 全固态电池的判定标准包括无液体渗出,且120℃真空干燥6小时后的失重率小于1% [3] - 全固态电池目前更偏向中长期的战略储备技术,需克服界面应力应变、压力系统设计、制备工艺和成本等问题 [6] 半固态电池应用与优势 - 半固态电池已在手机、可穿戴设备和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实现量产应用 [1] - 欣旺达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在零下30度能够达到70%放电容量,显著优于常规液态电池在零下20度仅60%的表现 [3] - 该技术解决了高寒地区或冬季户外使用手机时低电量突然关机的问题 [4] - 第一代半固态电池有效提高了针刺、重物冲击等机械滥用安全特性,提升了电池安全冗余 [4] 主要公司进展与规划 - 欣旺达宣布截至2025年9月,其消费类半固态电池累计产量已突破800万颗,规模量产时间最早可追溯至2024年上半年 [1] - 欣旺达的消费固态电池开发规划分为三代:第一代已量产,第二代正在优化验证,第三代规划为全固态电池 [7] - 华南另一电池厂商也宣布在半固态电池方面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顺利通过多家客户认证 [1] - 三星电子在2024年推出了全球首款用于可穿戴设备的超小型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200Wh/L,计划2026年开始量产 [6] - 华南一家电池企业推出的15000mAh电池已首次应用于手机概念机,其100%硅负极材料及高动力电解质技术已在客户端成功应用 [6] 技术挑战与成本考量 - 现阶段的锂离子电池面临能量密度提升趋缓、循环寿命有限,以及有机溶剂电解质在滥用条件下可能燃烧或爆炸的局限性 [3] - 半固态电池成本目前有所提升,主要因固态电解质尚未规模上量,价格略高于电解液,但多数消费电子厂商能够接受其性能提升带来的收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