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进程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5年10月9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这是继2025年4月3日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两次申请间隔仅6天 [2] - 公司自2021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后,持续寻求资本国际化,曾于2022年筹划瑞士上市,并于2024年转向港交所 [2] - 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计划主要用于拓展海外市场业务、完善产能布局、加强品牌建设及增强产品开发能力 [3] 市场地位与财务业绩 - 按销量计,公司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增长至2024年的26.3% [4]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58.39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3.27亿元,相比2018年净利润累计增长超过14倍 [2][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归母净利润为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半年营收首次突破百亿 [4] - 公司毛利率稳步提升,从2022年的41.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4.4% [4] 销售与研发投入 - 销售费用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14.49亿元、19.56亿元和26.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01% [5]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高达16.82亿元,同比增长37.27% [5] - 研发投入相对不足,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375.5万元、5439.1万元和6267.1万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68% [6] 产品结构与新业务 - 公司对能量饮料产品存在依赖,其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从2022年的96.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7.9% [7] - 新推出的电解质水“东鹏补水啦”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14.93亿元,追平去年全年,同比增长213.7%,收入占比跃升至13.91% [7] - 2025年7月,能量饮料被纳入“特殊用途饮料”监管试点,要求标注“每日限量”警示并禁止18岁以下人群食用含特定成分的产品 [7]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账面现金及金融资产合计超70亿元,未分配利润达59.8亿元 [3] - 2025年3月,公司宣布使用不超过110亿元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5年6月底购买的投资产品约85亿元 [8] - 2024年短期借款激增118.69%至65.51亿元,导致流动比率跌至0.85,截至2025年中期货币资金52.62亿元,短期借款61.28亿元,存在“大存大贷”现象 [8]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0亿元,同比下降23.24%,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率降至0.73 [8][9] 股东减持与分红 - 林木勤家族累计已变现超过50亿元,主要通过股东减持和高比例现金分红实现 [10][11] - 2025年3月至5月,股东鲲鹏投资减持套现约19.08亿元,林木勤父子因此套现逾12亿元 [11] - 公司自2021年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66亿元,平均分红率高达63.62%,仅2025年上半年分红总额达13亿元 [11] - 林木勤家族控制公司约65%的股权,在累计分红中分得约42.8亿元 [11] 市值表现与市场挑战 - 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公司股价报291.85元/股,总市值约1517.66亿元 [12] - 公司面临市场趋于饱和、竞争加剧、消费趋势变化以及产品结构单一等成长性挑战 [12]
股东频繁套现,“不差钱”的东鹏饮料急于港股IPO,是融资还是“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