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新规概述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解决非车险领域经营不规范、非理性竞争等问题,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 - 新规将从优化考核机制、规范产品开发使用、规范保费收入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并计划于202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 多家险企如中国人保、平安产险、太平财险等均已成立工作专班,推进落实新规要求 [2][6][7] 非车险市场现状与问题 - 2025年前8月财险公司总保费收入1.22万亿元,同比增长4.7%,非车险保费达6195亿元,占比50.77% [2] - 非车险业务占比从2013-2016年的26%-27%一路增长至当前超过半数,但其盈利表现明显弱于车险 [3] - 行业面临费用水平过高、承保亏损、应收保费率高等问题,阻碍行业发展 [3] - 非车险长期承保亏损的主要原因被指为脱离了保险定价的大数法则,通过差异化降价使得定价基础失效 [3] 核心监管措施:定价与费用管理 - 要求财产保险公司遵循公平、合理、充足原则科学厘定费率,合理设置预定附加费率和手续费率水平,不得设置与服务不符的高额费用 [3] - 主险精算报告和附加险备案材料需明确列示预定附加费率、平均手续费率和逐单手续费率上限 [3] - 公司需建立费率定期回溯和动态调整机制,当精算假设与实际偏差过大时应及时调整或停售产品 [3] 核心监管措施:应收保费与“见费出单” - 新规明确要求非车险业务严格实行“见费出单”制度,即收取保费后再签发保单和发票 [4] - 此举旨在解决因“先出单后收保费”导致的应收保费收取困难、坏账形成及业务纠纷问题 [4] - 要求公司加强应收保费管理,完善信息系统和内控流程,保险中介机构不得垫付或引导延期支付保费 [4] 行业影响与预期效果 - 实施“报行合一”预计能有效约束保险公司及中介机构行为,避免非理性价格竞争和费用比拼,促使市场竞争回归理性 [5] - 参考车险领域经验,“报行合一”后竞争焦点转向服务质量和产品性价比,多数中小险企车险承保实现扭亏为盈和可持续发展 [5] - 新规旨在推动非车险业务理性竞争、降本增效、提质扩面,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实现财险业高质量发展 [7] 险企应对与战略调整 - 各财险公司被要求合理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份额的考核权重,提高合规经营、质量效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考核权重 [6] - 中国人保已将落实新规作为2025年重点任务,成立集团级工作专班,并率先启动企财险、雇主责任险等产品的改造与定价模型升级 [6] - 平安产险已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条款备案和系统改造,确保新规实施时全面达标,并同步调整考核导向 [6] - 太平财险强调确保顶端设计和前端落实结合,将落实新规作为年度重点工作 [7]
非车险“报行合一”将正式实行,多家险企成立工作专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