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基础设施升级 - 中国移动将推进完善云智一体、训推一体算力资源体系,推动云计算向“云智算”升级,并探索十万卡级智算中心及量子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2] - 随着万亿级大模型发展,算力需求爆发,电芯片性能逼近物理极限,算力缺口持续扩大,破解瓶颈有提升多卡协同效率或增强单卡算力两大路径 [3] - 曦智科技推出支持OISA协议的超节点方案,其光跃1024方案是国内首个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解决方案,采用全球首创的分布式光交换dOCS芯片,无需专用交换机即可实现多厂商GPU互联 [3][4] 高速互联技术进展 - 未来数据传输是AI基础设施面临的瓶颈之一,产业链正积极推进超级点相关能力,超节点是必然发展方向 [3][4] - 曦智科技的超节点方案采用线性直驱光互连技术,支持8台标准服务器共64张xPU卡的高速互连 [3] - 光交换技术不依赖于特定数据传输协议,能无缝兼容不同厂商使用的互连协议 [4] 具身智能发展与落地 - 具身智能在2025年正加速量产落地,是行业亮点,机器人的“打工”进度表被展示 [1][5] - 智元机器人产品覆盖安防巡检、工业智造等八大领域,其G1机器人可进行分拣作业,G2机器人获龙旗科技数亿元框架订单,将应用于平板产线 [7] - 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近百台远征A2-W将落地工厂,是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单案例 [7] 碳硅共生趋势 - AI将推动碳硅融合共生成为重要趋势,硅基生命将以智能终端、网联汽车、机器人等形式群体性涌现,规模远超人类 [6] - 碳基生命与硅基生命将在生理、认知层面融合,催生外骨骼、赛博格等新形态,诞生越来越多AI深度赋能的“增强人类” [6] - 组织形态将向“人机协同”演进,“超级平台”、“一人公司”加快崛起 [6] 机器人应用挑战与前景 - 机器人在消费、娱乐场景落地更快,但在家庭和工业场景面临较大挑战,需克服技术及伦理道德问题 [8] - 工业场景落地需机器人效率与成本综合表现高于传统自动化设备,迈过此临界点后才能大规模铺量 [8] - 行业整体技术进展超出预期,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行业热火朝天发展 [8] AI应用与生态构建 - 中国移动AI+产品用户数累计超2.1亿,“灵犀”智能体月活用户超7000万,将推进“2026行动计划”构建智能体产品体系及生态联盟 [10] - 中国移动首发A2A-T智能体交互协议栈,联合合作伙伴将多智能体交互整体效率提升20% [11] - 机器人作为新兴产品面临安全挑战,如被黑客攻击及急停按钮误触导致突然跌倒,需完善从底层软件到法律法规的体系 [9][10]
从算力到智能体:AI如何走入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