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经济定义与市场前景 - 低空经济指利用1000米以下(部分区域可延伸至4000米)空域,以通用航空为主体、无人机为核心驱动力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2][19] - 行业在技术与政策双重推动下从概念走向现实,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2030年产业规模预计达2万亿元,2035年突破5.1万亿元 [1][5] -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成为重要增长引擎,其市场规模在2035年有望达到5700亿元 [5] 主要应用场景与商业化进展 - 物流领域:无人机承担城市2.5千克以下小件包裹配送,沃尔玛实现15分钟内送达,顺丰旗下丰翼科技完成超80万架次运输,覆盖全场景 [2][23] - 农村及山区物流:中国邮政"常态化无人机邮路"将投递时间从7小时压缩至3小时,航天时代飞鹏FP-98"狮子座"无人机开通540公里城际航线,运输生鲜品质达欧盟标准 [2][24][25] - 农业与公共服务:植保无人机用于播种、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电力巡检无人机可快速定位电网缺陷,消防无人机能突破云梯限制精准灭火 [3][26][28][30] - 低空旅游:热气球、滑翔伞、直升机等业态人均消费每小时500-2000元,广东、云南等地探索"低空+主题游"等融合模式 [3][31] 政策与空域管理支持 - 中央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发改委成立低空司,多地政府将低空经济纳入重点发展领域,广东、深圳、安徽等省市加快通用机场及无人机起降场建设 [4][11] - 低空空域有序适度放开,深圳计划2025年实现120米以下适飞空域开放面积占比超75%,商业航线突破1000条 [4] - 适航认证体系加速完善,亿航智能EH216-S eVTOL取得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与运营合格证,成为全球首个完成全流程适航认证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 [4] 产业链与技术创新 - 产业链形成"上游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中游飞行器制造与保障服务—下游多元场景应用"完整链条 [5] - 技术创新涵盖新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核心零部件(MEMS惯性导航芯片)、动力系统(固态电池)及5G-A/6G空地一体化网络 [5] - 企业积极布局,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完成公开飞行,江淮汽车与亿航智能合作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基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