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赎回警报再拉响!债基密集提升净值精度应对冲击

债基赎回压力升温 - 国庆假期后A股市场强势开局,上证指数年内涨幅达16.84%,突破3900点整数关口,而债基市场出现明显流动性波动 [1] - 截至10月16日,本月以来已有超16家基金公司披露旗下债券型产品遭遇大额赎回,相关提升净值精度的公告数量超20条 [1][2] - 债基赎回压力与三季度债市调整引发的机构资产配置调整相关,同时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征求意见稿也影响了资金面 [1][2] 债基净值表现与产品压力 - 截至10月15日,近三个月内出现净值回撤的债基数量达3566只,占比近半(48%),其中77%的产品曾在7月创下净值新高 [3] - 纯债型基金尤其是中长期纯债产品压力最显著,近七成产品区间收益为负,在跌幅前100的债基中有86只为纯债型基金 [3] - 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年内涨幅已缩至0.41%,730只中长期纯债基金回吐此前全部收益,年内回报由盈转亏 [3] 影响债市的核心因素 - 市场核心关注点集中于外部环境压力演变、内部增长动能修复节奏及央行政策平衡,股债"跷跷板效应"近期仍较为明显 [4] - 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调整赎回费率,业内认为新规落地可能降低债券基金作为流动性管理和短期波动交易的需求 [2] - 贸易摩擦再起短期或利于债市情绪修复,但市场普遍认为本次影响小于4月,对债市的边际影响或有所弱化 [5] 四季度债市展望与机构观点 - 机构认为此前几轮"股强债弱"行情结束普遍因权益市场走弱,高风险偏好回落后风格有轮动切换迹象,权益市场对债市的压制可能阶段性好转 [4] - 利率进入底部震荡区间的可能性更大,主要考虑到地产行业尚未触底,且触底后预计还将经历数年的横盘阶段 [5] - 公募销售新规悬而未决是债市一大心结,新规正式落地后相关风险与市场情绪或才可能充分释放,但对长期走势影响有限 [6] 投资策略与市场机会 - 在资金面宽松预期下,信用债的息差价值仍在,短端配置的支撑作用仍强,因信用债相较定期存款利差明显走阔且四季度存款到期压力持续 [6] - 转债市场有所修复,波动可能不逊于正股,但相对正股的性价比不足,短期更多是跟随股市节奏 [6] - 操作上建议以进行波段操作和挖掘结构性机会为主,关注题材催化和性价比尚可的低价标的,并积极关注上市新券和条款博弈机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