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驾驶的优势与局限 - 机器驾驶具有严格遵循法规、不受生理情绪影响、数据驱动与持续进化三大优势[1] - 机器驾驶存在应对长尾场景能力不足、感知与认知有局限、黑箱效应带来不可控风险等固有局限[1] 智能化对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 人工智能已从技术选项升级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变量[1] - 智能化浪潮正在重构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格局[1] - 中国汽车产业应在保障安全前提下科学有序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落地[1] 安全的核心地位 - 安全是智能驾驶的重中之重,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2] - 技术进步需证明机器驾驶比人类驾驶更安全才可行[1] - 技术的进步要确保安全作为底线,但不能因噎废食停止发展[5] 行业标准与政策进展 - 国家层面在智能辅助驾驶强标制定上做了很多工作,强标落地后中国标准可能全球最先进[2] -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实施与L3级自动驾驶准入管理试点范围扩大[5] - 随着新政策法规落地,L3、L4试点会越来越多[2] 企业战略与投入 - 小米在组合辅助驾驶方面第一期总投入57.9亿元,智能驾驶专属研发团队规模超过1800人[3] - 地平线已交付超过1000万辆车的辅助驾驶系统,强调要有敬畏之心[4] - 蔚来将减少事故作为自动驾驶的第一优先事项,在此基础上解放精力[3] 技术发展理念 - 智能网联技术不应停留在概念和参数上,而应解决用户真实场景痛点[2] - 组合辅助驾驶系统是行业共同关注焦点,体验和安全性在大幅提升[2] - 创新与安全之间可以平衡,扎实向前做则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不会遥远[5] 商业化落地进展 - 2025年以来智能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迎来关键转折点[1] - 车企加速推进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落地与应用[5] - 自动驾驶的终极使命在于解放精力和减少事故[3]
安全是重中之重!行业大咖热议智驾未来发展趋势:不能“因噎废食”,停止智驾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