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机构密集变更高管,增资动作频频,竞争之中“各谋出路”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多地分行近期批准多家支付机构进行高管变更和增资,例如银盛支付注册资本增至3.1亿元人民币,浙江唯品会支付注册资本增至2亿元人民币 [1] -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支付机构提出更高要求,包括设立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且应为实缴货币资本 [2] - 条例要求高级管理人员需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及特定领域工作经验,且支付机构应具有5名以上高级管理人员 [2] 公司战略调整 - 支付机构增资的核心目的在于夯实资本实力,以应对监管要求并为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重资本业务拓展储备资源 [3] - 高管更替传递出治理结构优化的信号,股东方需确保管理层在专业资质和合规意识上达标,以应对强监管和行业竞争 [3] - 支付机构需以合规为底线,通过深入场景服务和提升科技能力,为商户及消费者提供创新、高质量的支付产品与服务 [4] 行业格局演变 - 支付行业已从规模扩张期转向合规与质量发展新阶段,行业处于深度洗牌期 [3] - 在多家机构积极调整的同时,行业出现优胜劣汰,例如“福建一卡通支付”支付牌照被注销,使已注销牌照机构总计达107家 [3] - 今年以来,包括随行付、快钱支付、通联支付在内的多家机构高管发生调整,抖音支付、乐刷支付等完成增资,幅度有的超过10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