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减持概况 - 2025年以来数据中心行业开启减持模式 中证全指三级行业指数20只成份股中有11家公司股东进行减持 [1] - 行业减持集中是行业周期与资本逻辑共振的结果 智算中心利用率仅32% 传统IDC价格战加剧导致企业盈利承压 [1] - 前期算力概念推升行业估值 股东存在落袋为安动力 早期创投股东股份密集解禁形成减持潮 与短期股价涨跌关联度较低 [1] 具体公司减持案例 - 网宿科技股东刘成彦在2025年8月18日至26日期间累计减持2443.8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9936% 随后提前终止减持计划 [2] - 刘成彦原计划减持不超过4925.1757万股 提前终止后剩余2481.3757万股不再减持 [2] - 股东减持网宿科技股份原因通常基于自身资金需求 终止减持是自身计划变化结果 [2] - 2025年股东减持最多的数据中心公司是网宿科技 减持3662.77万股 其次是数据港减持1434.72万股 [4] - 首都在线 易华录 国网信通等公司今年也有股东减持 [4] 股价表现与减持关系 - 20家数据中心上市公司年内股价平均涨幅14.24% 但个股表现分化明显 [4] - 数据港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7.18% 首都在线上涨68.37% 而亚康股份下跌22.9% [4] - 刘成彦减持期间网宿科技股价基本稳定在12元/股以上 价格处于合理区间是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的原因 [3] 股东减持驱动因素 - 业绩分化加剧 盈利能力较弱公司股东更倾向减持套现 [5] - 数据中心能耗监管趋严推高运营成本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 部分公司毛利率承压 [5] - 早期投资者存在退出需求 行业早期融资机构股东在项目成熟或解禁后选择退出 [6] - 股价与业绩是减持时机选择主要考量因素 股东通常选择股价相对高位时实施减持以最大化套现收益 [6] - 个人资金需求是驱动减持最直接最常见动机 包括个人资产配置调整或参与其他项目投资需要资金 [6] 股东决策转变 - 大股东减持决策呈现理性化转变 从唯股价论向价值协同升级 [3] - 减持决策不一定是简单看多或看空 而是多重因素动态平衡 包括资金需求紧迫性 资产配置优化空间 合规要求约束等 [7] - 成熟股东将减持视为价值管理工具而非简单套现 既关注短期收益更重视长期价值创造 [7]
网宿科技股东减持终止 年内已有11家数据中心公司遭股东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