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趋势与资金流向 - 下半年A股市场持续活跃,主要指数震荡走高,市场信心增强,增量资金逐步入场 [1] - 银行理财资金将权益市场作为对冲低利率环境下固收资产收益压力的工具 [1] - 受益于权益市场亮眼表现,含权理财产品吸引增量资金涌入,例如招银理财某产品系列9月保有规模突破3000亿元,服务客户超240万 [2] - 市场波动成为常态,客户对净值波动的认知显著深化,投资行为日趋成熟,甚至会在低位补仓、高位止盈 [4] 产品发行与策略 - 理财公司权益布局显著提速,权益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增加 [1] - 利用“固收+”策略在固收类产品中搭配权益类资产和衍生品,成为行业广泛采用的方式 [1] - 截至10月16日,今年以来共发行13只权益类理财产品,去年全年仅发行2只,其中被动跟踪指数的产品成为主流 [2] - 纯权益类理财存续规模占比低,银行理财多发行混合类、“固收+”产品以适应客户风险偏好 [3] - 工银理财推出“固收+港股IPO”策略系列产品,采用港股IPO投资策略增厚收益 [5] 资产配置规模与展望 - 截至上半年末,全市场32家理财公司穿透后的权益类资产总投资规模超过6000亿元 [1][5] - 预计随着理财规模稳步增长,保守测算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全年合计将有超千亿元理财资金增配权益市场 [5] - 截至上半年末,理财公司穿透前的权益类资产投资规模仅为550多亿元,与穿透后规模相差超十倍 [7] 投资模式与工具运用 - 理财公司主要通过委托投资参与权益市场,即购买基金公司、保险资管等机构发行的专户产品 [7] - 以ETF为主要权益投资工具,同时辅以个股直投、配置其他基金及委托投资,目前以大盘价值类ETF为主 [2] - 三季度以来理财公司权益配置策略更趋积极,直接投资个股与配置公募基金的力度显著增强 [7] - 理财公司配置权益类资产形式丰富,包括参与港股IPO基石投资、A股IPO网下打新等 [5] 投研能力建设 - 增加对权益市场的直接投资和权益投研能力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1] - 为更好适应直接投资需求,理财公司应进一步推进权益投研组织建设和框架搭建 [1] - 含权产品发行规模扩大会催生上市公司调研需求,调研深度与广度的提升能为筛选高质量投资标的提供支撑 [6] - 多数理财公司权益投研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激励机制缺乏、容错空间不足等问题,未来需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 [7] - 公司正加大权益投资布局,加快团队和能力建设,并调整内部机制,建立与权益投资相匹配的激励机制 [8] 调研活动 - 今年以来理财公司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已有26家理财公司参与调研,调研上市公司数量近1800家,调研次数超2150次 [5] - 从被调研公司类型看,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的占比过半 [5] - 多家理财公司保持较高的调研频率 [5]
理财公司增配权益资产 “固收+”加出收益新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