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被抓、强制退市,600亿水果帝国崩了
洪九果品的故事,曾是重庆民营经济的"样板间",也是新消费"规模制胜"的典型。但所有泡沫的破裂, 都始于看似无解的"完美开局"。 2022年9月,邓洪九穿着深色西装在港交所敲钟时,洪九果品的光环几乎拉满:代码06689.HK,市值飙 到600亿港元,被冠以"中国水果第一股"。 有些感伤。但消费行业从不缺"草根逆袭"的传奇,但比传奇更值得看的,是那些从云端跌落的教训。 今天的主角曾是"中国水果第一股"。他从朝天门挑担卖水果,一直卖到了港交所敲钟。但短短3年后, 又被强制退市、高管"团灭"。 这背后藏着所有消费从业者都该避开的坑。 我不想只复述"洪九果品怎么没的",更想拆解它的崩塌逻辑。 一、梦幻三年 那时市场传着一句话:"中国人每吃10个榴莲,就有1个来自洪九"——2022年它光榴莲就卖了2500万 颗,占全国近10%份额,营收150.8亿、净利润14.52亿,净利润同比暴涨405%。 但这场风光只撑了18个月。 2024年3月,港交所一纸公告打破平静:洪九果品因"无法按时披露2023年报"停牌,从"短暂"变"无限 期"。 4月,审计机构毕马威直接辞任,甩出重磅炸弹——2023年第四季度,洪九向"新增供应商"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