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霸权再减!中方“卡脖子”后,澳铁矿巨头松口接受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结算的突破性进展 - 全球铁矿石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从2023年的5%大幅提升至2025年10月的25%-28% [1] - 必和必拓改变立场,从2025年第四季度起其30%的现货铁矿石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 [3][31] - 人民币铁矿石期货交易量在2025年10月同比增长40%,成为更多企业的定价参考 [35] 中国钢铁行业的成本困境 - 2024年中国重点钢厂平均利润率仅为0.71%,盈利能力极低 [6] - 必和必拓铁矿石开采成本约为每吨19美元,但长期合同价高达每吨109.5美元,现货价也为每吨82美元 [6] - 过去十年间,中国钢企因美元结算产生的汇兑损失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 [8] 中国对铁矿石的进口依赖与议价劣势 - 中国每年进口铁矿石超过12亿吨,占全球总进口量的70%以上 [8] - 在2022年之前,中国钢企采购分散,曾被澳企利用数据泄露在谈判中遭受超过7000亿元损失 [10] - 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额的20%依赖该商品,其中80%出口至中国,2024年从中国赚取1160亿澳元 [12] 澳大利亚矿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 西澳大利亚州45%的税收收入来源于铁矿石行业,与中国需求紧密绑定 [14] - 必和必拓85%的营收依赖中国市场,其库存积压风险高 [14] - 印度、日韩及欧美市场均无法替代中国消化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产量 [16] 中国提升议价能力的战略举措 - 2022年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整合了国内40%的铁矿石采购需求,形成统一谈判主体 [19] - 推动供应来源多元化,帮助巴西淡水河谷建设铁路降低30%运输成本,其对华出口的28%已使用人民币结算 [21][25] - 开发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预计2026年产量达1.2亿吨,可满足中国八分之一的进口需求,相当于必和必拓对华年销量 [23] 金融基础设施与协议准备 - 中国与42个国家签署了总额超过4.1万亿元的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 [25] - 在必和必拓之前,力拓和FMG等矿企已开始采用人民币结算 [25] - 2025年9月30日,中方发布禁令,停止采购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铁矿石,涉及在途及到港货物 [27] 谈判过程与直接结果 - 禁令发布后,必和必拓在黑德兰港的库存一周内增加15%,面临巨大压力 [29] - 2025年10月3日必和必拓代表团赴北京谈判,10月9日达成协议,接受人民币结算并使价格向现货价靠拢 [29][31] - 协议签署后,滞留在港口的货轮立即开始卸货 [31] 行业连锁反应与长期影响 - 必和必拓使用人民币在上海直接采购矿山设备,节省了2%的汇兑成本 [33] - 力拓将人民币结算份额从10%提升至20%,FMG也寻求扩大人民币结算范围 [35] - 摩根士丹利预计到2030年,大宗商品贸易中人民币结算比例可能达到30%,标志着美元主导地位出现裂口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