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生猪养殖行业呈现“量增利更增”特点,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净利润同比暴增逾1000% [1] - 行业整体出栏量大幅提升,24家上市猪企累计销售生猪1.09亿头,同比增长31.95% [2] - 22家上市猪企中有18家实现盈利,合计盈利200.4亿元,其中16家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4] 企业营收与盈利分化 - 从营收规模看,牧原股份以超过750亿元领先,温氏股份约327亿元位列第二,新希望(144亿元)与海大集团(97亿元)分列第三、第四位,其余上市猪企生猪养殖业务营收均未突破50亿元 [2] - 盈利水平高度依赖成本控制能力,牧原股份、巨星农牧、温氏股份、神农集团等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150% [2] - 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出栏摊薄固定成本,结合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形成“量增—降本—增利”的良性循环 [4] 成本控制与驱动因素 - 2025年上半年生猪养殖成本从2024年的14元/公斤降至12元/公斤,部分企业单月养殖成本甚至低于12元/公斤 [2] - 仔猪价格较高,使自繁自养模式的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2] - 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是企业成本管理能力提升,尽管生猪价格同比下跌,但出栏量提升且养殖成本下降对利润形成支撑 [1][4] - 上半年生猪养殖盈利还受供需阶段性错配驱动,包括春节前悲观预期导致出栏提前、养殖户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行为造成供应后移 [3] 财务风险与负债水平 - 截至2025年上半年,26家上市猪企总负债为3975.23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7.30%,相较于2024年同期下降5.68个百分点 [4] - 行业整体负债水平虽有改善,但天域生物、新五丰、金新农、龙大美食等4家企业负债率仍高于70%,另有5家企业负债率维持在65%左右高位 [4] - 高负债率仍是行业主要挑战,保证现金流安全、逐步降低资产负债率是更健康的发展方向 [4][5] 价格走势与未来展望 - 进入三季度,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上市猪企整体呈现“销售增长、收入下降”特征 [1] - 展望四季度,多位受访者预计生猪价格偏弱震荡,下半年供应增长导致价格承压运行 [7] - 四季度生猪市场供应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随天气转凉及元旦、春节临近,需求将为猪价带来一定支撑,春节前市场将呈现供需双增态势 [7] 行业发展趋势 - 生猪行业进入产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头部企业从产能扩张逐步转向技术竞争和效率竞争 [7] - 规模化养殖推动专业分工加速,仔猪供需对猪价的指引作用明显加强 [7] - 期货与现货的联动性显著提升,产业资金主导的套保行为强化期现联动性,使期货远月合约定价主要围绕成本运行 [8] - 政策调控精准度不断提高,监管部门通过加强监测和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行业动态 [8]
专家提醒:“量增利更增”或孕育新一轮猪价下跌的风险,多位受访者对四季度猪价走势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