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安世半导体内乱始末: CEO张学政是如何失去控制权的

收购背景与公司概况 - 闻泰科技以总计超过330亿元人民币的代价,分阶段完成了对安世半导体100%股权的收购,其中2019年12月以268.54亿元收购79.98%股权,这是中国史上最大的半导体收购案[3] - 安世半导体前身为荷兰恩智浦的标准产品事业部,其德国汉堡工厂生产8英寸晶圆,月产能约35000片,每年可转化为700亿颗半导体,是全球针对小信号和二极管分立器件的最大晶圆厂[3] - 2020年3月,原首席执行官Frans Scheper提前退休,安世董事会主席张学政接任首席执行官[3] 管理层结构与变动 - 安世半导体现任首席财务官兼代理CEO为Stefan Tilger,其职业生涯始于飞利浦和恩智浦,于2017年加入安世,2021年升任CFO[4] - 安世半导体首席法务官为Ruben Lichtenberg,负责领导全球法务和IP团队,同时也是安世半导体的法定董事[4] - 2022年之前,张学政主要在国内通过线上管理,2022年开始驻荷兰办公,初期与管理层关系良好[5][6][7] 地缘政治压力与公司应对 - 2023年1月,美国、荷兰、日本达成协议,启动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荷兰阿斯麦公司向中国出口EUV和部分DUV设备的许可被吊销[8] - 安世半导体为此成立企业事务部,雇佣有荷兰外交背景的人员领导,主动接触荷兰经济部,讨论如何改变公司治理架构以保证其独立性,避免被简单视为“中国人拥有的公司”[8] - 安世半导体与荷兰经济部自2023年底至2024年7月进行了多轮沟通,核心议题包括治理架构改变、荷兰政府加强管控及减弱股东控制[11] 控制权争夺的核心矛盾 - 荷兰经济部要求安世半导体设立监事会,并对近20项保留事项拥有一票否决权,包括IP技术转移、超过1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在中国招聘研发人员、以及要求中欧内部网络完全切开等[13] - 闻泰科技认为接受这些条件相当于让步部分控制权,并指出依据荷兰法律,安世当前未设监事会并不违法,这是双方拉扯的核心矛盾点[13] - 2024年4月,安世半导体致函荷兰经济部要求获得与其他荷兰外资同行同等的待遇[14] 管理层内斗与权力更迭 - 在如何应对美国压力和协调与荷兰经济部关系上,张学政与几位高管出现严重分裂,发展思路大相径庭[9] - 安世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对向欧洲投资者出售部分股权或寻求独立上市表现积极,这与个人利益如巨额奖金相关[16] - 2025年9月初,安世人力资源部门开始与首席法务官等高管商谈解聘事宜,双方已基本达成一致[19][20] 关键事件与最终摊牌 - 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修订实体名单适用50%穿透规则,安世半导体作为闻泰控股子公司可能受出口管制限制[20] - 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部对安世下达部长令,要求其全球30个主体在一年内不得进行任何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调整,其中包含保护核心人员不被解聘的条款[20] - 2025年10月1日,安世首席法务官在获得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支持后,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紧急请求,法庭当日未庭审即生效紧急措施,暂停张学政职务并将安世股份托管给独立第三方[20][21] 事件后续与现状 - 张学政的内部邮箱、通讯系统及账号在10月1日后被安世欧洲高管封掉,阻断了其获取证据的渠道[22] - 闻泰科技仅有两个工作日(含周末共5天)准备应对长达500多页的证言证词,延期开庭要求被拒,10月6日开庭后,10月7日法庭裁决基本维持即时措施[22] - 目前张学政已离开荷兰但未返回中国,其依然是闻泰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具体行踪不明[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