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概述 - 控股股东富邦集团及一致行动人以每股8.26元的价格协议转让公司14.62%股份给星浩控股及相关方,交易总金额约9亿元,该价格较停牌前5.67元的收盘价溢价高达45.68% [2][4] - 交易完成后,亚太药业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星浩控股,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邱中勋 [4] - 星浩控股还将全额认购亚太药业不超过7亿元的定增方案,发行价为5.11元/股,较停牌前股价折让近一成 [4] - 复牌后公司股价连续涨停,资本市场反应热烈 [2][10] 新股东背景与战略意图 - 新实际控制人邱中勋系医药行业资深人士,是国内医药电商平台“药兜科技”的实际控制人 [4] - 药兜科技自2016年起运营,采用“平台—自营—零售”模式,已与近千家药企合作,代理1000多种药品,直接触达近60万终端客户,自营业务用户数超过25万家,累计交易规模已超过600亿元 [4][5] - 高溢价接盘被视为新股东对公司未来价值与协同效应的战略性押注,支付的溢价是对其上市平台价值、潜在渠道资源及未来业务转型空间的“战略对价” [3] - 公司认为药兜科技在新药商业化环节能够对公司进行充分赋能,线上医疗健康服务企业通过医药供应链与医疗服务能力深度融合,可提升创新药患者可及性 [5] 公司财务状况与历史遗留问题 - 公司扣非净利润连续六年为负,2019年至2024年分别亏损19.4亿元、1.43亿元、2.39亿元、1.17亿元、6894.45万元和2813.19万元,累计亏损额超过25亿元 [2][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下降31.48%,扣非后净亏损4886.22万元,同比暴跌524.31% [8]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显示盈利1.05亿元,同比增长1820.97%,主要得益于出售全资子公司绍兴兴亚药业100%股权带来的1.49亿元非经常性收益 [8] - 公司2024年营收为4.0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2813万元,游走在退市风险警示边缘 [9] - 当前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2015年以现金9亿元收购的上海新高峰财务造假事件,其在2016年至2018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4.54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74亿元,导致公司2019年净利润巨亏20.69亿元 [9] - 并购遗留的业绩补偿款及违约金2.56亿元,截至2025年半年报披露仍未到账 [9] 业务现状与转型挑战 - 公司主营业务高度依赖化学仿制药制造,2025年上半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占比高达99.33% [10] - 在带量采购等医改政策推进下,传统仿制药企业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10] - 公司计划通过“仿创结合”的渐进式路径,在确保短期业绩稳定的同时为长期发展蓄力,但从传统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的道路依然布满荆棘 [9][10]
亚太药业45%高溢价易主背后:六年扣非累亏超2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