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收500万美元港务费!荷兰抢中资300亿企业,中国稀土和造船反制

博弈性质与核心矛盾 - 中美贸易博弈的核心是争夺全球规则主导权,而非简单的贸易逆差或技术差距 [3][7] - 博弈本质是“霸权逻辑”与“多边合作”两种理念的对抗 [7] - 美国的行动旨在通过“小圈子”和联盟将全球经济阵营化,以维持其霸权;中国则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推动更公平合理的全球贸易规则 [8] 美国及其盟友的遏制手段:航运领域 - 美国针对中国航运业,自10月14日起对中国船舶停靠美国港口征收每净吨50美元的特别港务费,第三方企业拥有的中国造船舶也需缴纳每净吨18美元的费用 [10] - 一艘10万吨级中国货轮停靠一次美国港口需缴纳500万美元,第三方企业也需缴纳180万美元,远高于正常港务费 [10] - 选择航运业作为突破口是因为其是全球贸易的“血管”,打压中国航运业可间接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并让美资海运公司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10][12] 美国及其盟友的遏制手段:半导体领域 - 美国推出“史上最严”半导体禁令,进一步限制对华出口半导体技术,并将更多中国企业列入制裁清单 [12] - 美国游说荷兰阿斯麦、日本东京电子、韩国三星等企业,要求其停止向中国供应关键设备和技术 [12] - 荷兰政府以“调查”为借口,强行接管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冻结资产并免去中国籍CEO职务 [14] - 中资在2018年收购安世半导体后,五年内投入300亿元人民币,使其从全球功率半导体排名第11位提升至第3位,并实现零负债运营 [14] 中国的反制策略:航运领域 - 中国采取“非对称打击”,对停靠中国港口且美资占股超过25%的船舶,加征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的特别港务费 [16] - 此政策精准针对美国资本在全球海运业的高渗透率,迫使相关企业在“持有美资股份”和“进入中国市场”间做选择 [18] - 政策豁免中国制造的船舶,此举不仅为国际海运企业指明出路,也间接推动中国造船业获得更多全球订单 [18] 中国的反制策略:半导体领域 - 中国对稀土供应链实施“全程溯源管制”和“最终用户许可审批制度”,要求产品中中国稀土占比超过0.1%的企业上报用途、消耗量及客户名单 [20] - 若产品最终供应中国市场,企业可申请稀土供应特许证,该政策既精准又灵活 [20] - 中国掌握全球超过90%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拥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和话语权 [20] - 政策已促使美国苹果、荷兰阿斯麦等企业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合作,部分企业已按要求上报信息以确保供应稳定 [20] 博弈影响与未来格局 - 美国的技术封锁短期内可能冲击中国产业,但长期看将激励中国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如在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领域已见研发突破 [22] - 美国“联盟式”遏制的内部存在矛盾,荷兰、韩国等国企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长期跟随美国封锁将损害其自身利益 [24] - 中国的反制策略正推动其造船业、稀土加工产业全球竞争力提升,并增强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24] - 全球贸易格局将向“多极化”发展,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RCEP等区域合作机制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动力 [26] - 坚持技术创新和开放合作的国家将在博弈中胜出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