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中科硅纪创始人王鹏:灵巧手仍处于“能动”的阶段,距离“能用、好用、持久用”还有巨大鸿沟

行业宏观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9.8% [1] - 2025年前三季度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6.3% [1] 灵巧手行业发展现状 - 当前行业处于以教育科研和概念验证为主的“1.0阶段”,尚未实现实用化场景的长期服役能力 [2] - 从“能动”的1.0阶段到“能用、好用、持久用”的2.0阶段存在巨大鸿沟 [1][2]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因手部和前臂设计遭遇技术难题,量产计划受到影响 [1] 灵巧手技术挑战 - 面临极致灵巧性与工业实用性之间的均衡难题,自由度增加导致成本指数级飙升、控制复杂度提高及可靠性下降 [3] - 面临先进设计与现有供应链能力之间的差距,大规模、低成本、高可靠性生产核心零部件是巨大挑战 [3] - 操作能力是机器人移动能力、感知交互能力与操作能力三者中最难攻克的一环 [4] 灵巧手技术路线 - 刚性驱动路线通过齿轮等刚性部件直接驱动,设计直接、构型简单,适合快速出成果 [6] - 柔性驱动(绳驱)路线仿生人手肌腱,具有柔顺性,能更好地适应冲击、实现混合控制,对实用化至关重要但技术门槛更高 [8] - 混合驱动路线结合刚性和柔性驱动的优势,取长补短 [8] 中国灵巧手产业优势 - 具备强大且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优势,在微型电机、新材料、高精度传感器等领域供应链迅速成熟,发展加速度国际领先 [9] - 拥有“百花齐放”的技术生态与AI算法的深度融合,形成充满活力的产业生态 [9] - 广阔而丰富的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等应用场景为技术落地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试验场 [10]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发展理念从追求自由度转向场景落地,核心在于与工业、物流、特种应用和家庭等场景结合 [11] - 产品形态将走向面向多样化场景的系列化产品,而非追求“万能手”,可能出现针对不同场景的专用“手” [12] - 需构建软硬件结合的生态系统,通过软件赋能降低集成商的使用门槛 [12] - 灵巧手在人形机器人整体成本占比预计在15%到20%的范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