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在新能源渗透率超过60%的市场背景下,燃油车并未如预期般快速退场,反而通过智能化升级和市场结构性机会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2][3] - 吉利汽车的中国星系列作为纯燃油车产品线,以“智能豪华”定位实现逆势增长,是市场回流和燃油车新逻辑的典型案例 [3] - 燃油车通过智能化续命、利用市场结构性红利以及充当企业战略缓冲,正经历“第二曲线”增长,但长期看其市场空间将温和衰退 [3][9][10] 市场结构性红利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约1200万辆,燃油车占比49.9%,基盘规模接近600万辆,相当于一个欧洲汽车市场总量 [4] - 合资品牌在10-20万元价格带退潮,中国品牌如吉利中国星凭借更高配置、更低价格和更新智舱体验迅速补位,获得市场回流 [4] - 汽车消费分化明显,一线城市倾向电动化,二线以下城市因基础设施、气候、保值率、维修便利性等因素仍稳守燃油车 [5] - 燃油车在中国二十多年建立的认知壁垒和巨大存量盘,使新能源浪潮尚未全面下沉 [5] 智能化技术赋能 - 吉利中国星全新东方曜系列搭载与新能源同源的GEEA 3.0电子电气架构,具备中央计算平台、AI大模型、Flyme Auto智能座舱和H3辅助驾驶系统 [6] - 电子架构统一使燃油车被重新编入智能化赛道,改变用户对燃油车落后的印象 [6][7] - 燃油车无需承担电池成本却能享受同等AI体验,在价格战环境中具备性价比优势 [7] - 中国星系列上半年销量增长21%,星越L蝉联燃油SUV销量冠军,星瑞稳居A级轿车前列,证明智能化延长了燃油车生命周期 [7] 企业战略意义 - 燃油车是现金流最稳的压舱石,为高风险高投入的新能源转型提供财务利润和规模效应支撑 [8] - 中国星作为成熟技术产品,是品牌下沉触角,覆盖三四线市场并为企业赢得转型时间缓冲 [8] - 在跨城出行、低温地区或农村市场等特定使用场景,燃油车仍具不可替代性 [8] - 全球范围内出现燃油车低谷反弹,欧洲重新审视2035禁油令,丰田押注混动与氢能双轨逻辑 [9] 未来趋势展望 - 燃油车韧性来自二三线城市保守需求、低维护成本和消费惯性,短期内仍能维持增长曲线甚至结构性反弹 [10] - 长期看,政策节能法规、供应链向电动架构迁移及年轻用户认知代际断层将逐步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 [11] - 燃油车不会轰然倒下,而是被时代温柔遗忘,当前成功代表用智能化与品牌文化延长生命周期的成熟时代自救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