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监管趋势 - 全球范围内掀起对抗苹果公司佣金政策的浪潮,美国法院强制苹果开放第三方支付并免收佣金,欧盟、澳大利亚、日韩等地通过立法或司法判决迫使苹果做出改变 [1] - 美国已放宽第三方支付且第三方支付免收佣金,欧盟、日韩、澳洲等地对于苹果限定使用IAP、仅能从App Store下载以及高额佣金出现政策松动 [3][6] - 苹果公司在全球主要市场如美国、欧盟、日韩均已调整政策,但中国地区政策未有松动 [4][18] 中国市场现状与法律行动 - 苹果公司在中国强制收取高达30%的虚拟商品交易佣金,并限制用户只能通过App Store下载应用、使用其指定支付系统 [1] - 中国首例针对苹果的反垄断民事诉讼一审判决认定苹果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但驳回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诉请,案件目前正在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二审 [1][3] - 55名消费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起行政举报,这是中国消费者首次以集体形式对苹果佣金政策发起行政监管挑战 [1][13] 苹果公司行为模式与论点 - 苹果公司被指较为傲慢,除非一个地区采取严厉的法律行动,否则不会改变政策,其调整往往是在诉讼已有判决、行政监管已有处罚或立法明确要求后发生 [5][6][7] - 苹果公司以系统安全和用户隐私为由论证其限制使用IAP的合理性,但被指自相矛盾,例如实物类交易如淘宝购物就不需要IAP [8] - 苹果公司曾采取恶意合规策略,如在欧盟降低佣金后又收取核心技术使用费,但后续监管已明确禁止此类行为 [6][17] 佣金政策比较分析 - 苹果公司主张在游戏领域安卓渠道收50%佣金而自身只收30%,但关键区别在于安卓渠道的佣金通常基于联合运营模式并提供增值服务,而苹果是强制收取且不提供类似服务 [10][11] - 在游戏以外的领域,苹果收取30%佣金,而安卓厂商通常不收取虚拟商品交易佣金,开发者可选择从官网或第三方网站下载实现零佣金 [10][11] - 与中国市场相比,海外地区如美国、欧盟、日韩的苹果佣金政策已进行调整,中国消费者面临更高成本 [10] 对消费者的影响与潜在变化 - 苹果公司30%的佣金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例如在抖音充值10元,安卓用户可获得10个抖币,苹果用户只能拿到7个 [1][16] - 如果监管成功,消费者将拥有更多选择权,数字消费成本可能降低,例如苹果用户可能用10元买到更多抖币,视频会员、游戏道具等iOS生态数字消费成本也会下降 [16] - 中国iOS生态的数字消费总额在去年达到1650亿元,如果苹果税成本大幅降低,该领域的数字消费有更大增长潜力 [16] 法律挑战与前景 - 针对苹果公司的反垄断诉讼在中国属于公益性质,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收益低,参与者主要出于对公平交易环境的追求 [2][12] - 行政监管处理可能比司法程序更快,但具体时间取决于是否立案、调查情况以及法律评判 [13] - 如果行政监管有终局结论,苹果公司必须执行,中国反垄断法可以管辖其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此前对英伟达、高通等跨国企业有过成功案例 [14][15]
独家对话“苹果税”举报人:美国都免佣了,为何还收中国30%?